稻瘟病菌去泛素化酶基因家族在调控形态分化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57013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9.病原真菌学与其他微生物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We have recently identified a novel non-pathogenic mutant Q612 using T-DNA mutagenesis approach in Magnaporthe oryzae. HiTAIL-PCR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exogenous T-DNA was inserted into an exon of MGG_04957.6 in the mutant. The tagged gene putatively encodes ubiquitin carboxyl-terminal hydrolase 2, which belongs to deubiquitinating enzyme family (DUBs).Since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predicted protein shares relatively high identical to Ubp4 (Doa4), we named the gene as MoUBP4 (Magnaporthe oryzae 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4).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ed that MoUBP4 plays key roles in regulating vegetative growth,conidiation,appressorium-mediated penetration and pathogenicity in the fungus. In this project,we will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MoUBP4 and other genes encoding DUBs. The following aspects will be involved: (1) Spatial and temporal-specific expression, domain function analysis and yeast complementation of MoUbp4;(2) Determination of deubiquitinating enzyme activity of MoUbp4;(3) The roles of MoUbp4 in proteasome-dependent proteolysis;(4) Roles of MoUbp4 in protein ubiquitination using ubiquitinated protein profiling by NanoLC-MS/MS combined with iTRAQ proteomics analysis; (5) Functional analysis of other genes putatively encoding DUBs.
在前期的研究中,通过T-DNA插入突变的方法获得了一个新的稻瘟病菌致病缺陷突变体Q612。Q612突变体中的外源T-DNA插入位点位于MGG_04957的外显子内,该基因编码一个泛素羧基端水解酶,属去泛素化酶家族(DUBs)的成员之一,将其命名为MoUBP4。初步研究表明,MoUBP4在稻瘟病菌营养生长、产孢、附着胞穿透和致病性等方面起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拟进一步阐明MoUBP4及其它去泛素化酶编码基因在调控稻瘟病菌形态分化和致病过程中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MoUBP4基因的时空表达、结构域功能分析和酵母异源互补;(2)MoUbp4去泛素化酶活性测定;(3)MoUbp4在泛素-蛋白酶体介导的蛋白降解过程中的作用;(4)泛素化蛋白NanoLC-MS/MS和iTRAQ蛋白组学分析MoUbp4对蛋白泛素化修饰的作用;(5)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其它DUBs编码基因的功能。

结项摘要

真核细胞蛋白泛素化可被去泛素化酶(DUBs)逆转,泛素循环对维持胞内泛素平衡、促进蛋白降解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然而,在植物病原真菌中,去泛素化酶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本项目通过T-DNA插入突变和致病缺陷突变体的筛选,鉴定获得稻瘟病菌去泛素化酶基因MoUBP4,基因敲除、互补和表型分析表明,MoUBP4的缺失导致病菌营养生长和产孢显著下降;在疏水表面,Moubp4突变体孢子萌发率、附着胞形成率显著下降,并丧失了对寄主表皮的穿透和致病性,说明稻瘟病菌MoUBP4基因在形态分化、致病性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稻瘟病菌MoUbp4定位于细胞质,且在营养和产孢阶段表达水平较高;Moubp4突变体对细胞壁胁迫因子SDS和CR敏感性降低,并在附着胞发育过程中糖原、脂滴移动和降解速度下降。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稻瘟病菌基因组中除MoUBP4外还有19个预测的UBPs编码基因,除其中的4个未能敲除外,其余的15个基因均成功获得了敲除突变体;表型分析表明,缺失MoUBP14、MoUBP3、MoUBP8或MoUBP12导致稻瘟病菌生长、产孢或致病性显著下降,说明他们在病菌形态分化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它基因突变体则没有明显的表型。酵母双杂交实验发现稻瘟病菌MoUbp4与MoBro1(MGG_15323)直接互作,MoBro1又与MoSnf7(MGG_04095)存在互作;Western杂交实验表明,ΔMoubp4、ΔMoubp3、ΔMoubp12突变体的总蛋白泛素化修饰水平和游离泛素的积累均明显高于野生型,说明稻瘟病菌MoUbp4、MoUbp3和MoUbp12蛋白具有去泛素化酶的活性和功能。上述研究结果对阐明稻瘟病菌去泛素化酶基因家族在调控形态分化和致病性中的作用有重要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putative deubiquitinating enzyme MoUbp4 is required for infection-related morphogenesis and pathogenicity in the rice blast fungus Magnaporthe oryzae
假定的去泛素化酶 MoUbp4 是稻瘟病菌 Magnaporthe oryzae 感染相关形态发生和致病性所必需的
  • DOI:
    10.1007/s00294-019-01049-8
  • 发表时间:
    2019-12
  • 期刊:
    Current Genetics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Que Yawei;Xu Zhe;Wang Chunyan;Lv Wuyun;Yue Xiaofeng;Xu Lin;Tang Shuai;Dai Han;Wang Zhengyi
  • 通讯作者:
    Wang Zhengyi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eroxin 1 gene MoPEX1 required for infection-related morphogenesis and pathogenicity in Magnaporthe oryzae.
稻瘟病菌感染相关形态发生和致病性所需的过氧化物酶 1 基因 MoPEX1 的鉴定和表征
  • DOI:
    10.1038/srep36292
  • 发表时间:
    2016-11-08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Deng S;Gu Z;Yang N;Li L;Yue X;Que Y;Sun G;Wang Z;Wang J
  • 通讯作者:
    Wang J
The cyclin dependent kinase subunit Cks1 is required for infection-associ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ice blast fungus Magnaporthe oryzae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亚基 Cks1 是稻瘟病菌 Magnaporthe oryzae 感染相关发育所必需的
  • DOI:
    10.1111/1462-2920.1379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1
  • 作者:
    Yue Xiaofeng;Que Yawei;Deng Shuzhen;Xu Lin;Oses-Ruiz Miriam;Talbot Nicholas J.;Peng Youliang;Wang Zhengyi
  • 通讯作者:
    Wang Zhengy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交替氧化酶可增强核盘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农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五生;徐婷;姚飞;李永红;王政逸
  • 通讯作者:
    王政逸
农杆菌介导的稻瘟病菌转化及致病缺陷突变体筛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德葆;王秋华;刘朋娟;王政逸
  • 通讯作者:
    王政逸
A sterol 14 alpha-demethylase is required for conidiation, virulence and for mediating sensitivity to sterol demethylation inhibitors by the rice blast fungus Magnaporthe oryzae
甾醇 14 α-去甲基酶是分生孢子形成、毒力以及介导稻瘟病菌 Magnaporthe oryzae 对甾醇去甲基化抑制剂的敏感性所必需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闫霞;马伟斌;李亚;王红;阙亚伟;马忠华;Talbot NJ;王政逸
  • 通讯作者:
    王政逸
基于RNA-Seq的稻瘟病菌Δznf1突变体的表达谱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岳晓凤;阙亚伟;王政逸
  • 通讯作者:
    王政逸
稻瘟病菌假定的核糖体生成因子MoRei1功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汤帅;徐喆;吕务云;童琪;肖宇;王政逸
  • 通讯作者:
    王政逸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政逸的其他基金

磷脂酰乙醇胺代谢调控稻瘟病菌形态分化和致病性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稻瘟病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亚基(Cks1)调控形态分化和致病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77015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稻瘟病菌cAMP-PKA信号途径下游基因调控网络及其功能研究
  • 批准号:
    31370172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稻瘟病菌MoRic8调控营养生长、形态分化和致病性的分子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1071648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稻瘟病菌LIM结构域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与MgLDB1的相互作用
  • 批准号:
    30970129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稻瘟病菌G-gamma亚基在营养生长、形态分化和致病性中的调节作用
  • 批准号:
    30670073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一个新的稻瘟病菌致病基因的功能分析
  • 批准号:
    30570054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稻瘟病菌异柠檬酸裂解酶基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 批准号:
    30270861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限制酶介导插入突变方法克隆尖孢镰刀菌致病相关基因
  • 批准号:
    30070012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