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选择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201589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112.区域可持续发展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2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3-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黄文芳; 董骁; 陈红敏; 许晓天; 王芳芳; 嵇欣;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Rural wastewater treat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and even a threat to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Recently there i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rural wastewater treatment capacity building across China, but the high cost dilemma remains as the most common challenge. The key point is that China is currently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rapid and large scale migration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and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has a critical influence on the treatment options. The project is targeted at China's Eastern areas, which is more developed and faced with more such problems. According to relativ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rural areas are divided into the three categories, which are population-concentrated areas, the hollow-out areas and relatively stable areas. Separated investigation is to be carried out, and to set up a whole lifecycle costing framework coveri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abandoned parts. It's intended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urban wastewater network extension to rural areas, the optimum scale of decentralized treatment systems, the application possibility of temporary systems, and current effectiveness and future effectiveness. Based on above studies, oriented by the social cost minimization, we are trying to figure out the appropriate responsibility-sharing mechanism among governments, rural communities and villagers, as well as the institution innovation capacity for advancing rural wastewater treatment capacity build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主要难题之一,甚至已经威胁到广大农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加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建设,但是普遍面临高成本挑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大规模、快速迁移对处理方案的选择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课题以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较为突出的东部发达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农村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将农村地区分为人口集聚区、空心化区域和相对稳定区,进行分类调研,并构建涵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废弃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框架;研究城镇管网向农村地区延伸的有效性边界,分散处理方案的合理规模的选择,权宜性分散处理方案的适用范围;研究处理方案的当前有效性和未来有效性问题。在此基础上,以社会成本最小化为导向,明确各级政府、村集体和村民等相关主体的责任分担机制,以及促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空间。
结项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快速推进,从示范阶段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但是,从实际运行效果看,绝大多数地区都面临“投入不足与浪费严重并存”的挑战。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高成本特征缺乏足够的重视:一部分高成本来自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本身缺乏规模经济性;另一部分则主要来自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快速变化。.课题在我国东部地区典型案例的实地调研和国内外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快速城市化进程,构建了涵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废弃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生命周期成本有效性分析框架;重点研究了快速城市化的影响,发现在人口导入和空心化的情景下,集中纳管处理和分散处理的有效性边界均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原因是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大规模快速迁移,对实际有效运营年限影响很大;建设环节的沉没成本和管理运营环节的长期成本在生命周期成本中的影响也随之变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不同生命周期环节的成本存在交互影响关系。设计、建设环节的不合理是造成当前管理环节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管理环节由于未能激发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也加速了工程设施的闲置和废弃。.在责任分担机制方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属于混合物品,同时具有多样性和多环节性,客观要求采用多元主体的供给模式。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必须承担主导责任;农民既是农村水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者,也是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受益者,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需深入制度创新,整体提高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生命周期成本有效性:首先,改变动辄处理工程30-50年的规划设计年限。应结合当前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以及区域发展的长短期规划确定。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设计年限宜短不宜长,在10-15年之间。.其次,以生命周期成本有效性代替单一环节的成本有效性作为决策基础。尤其是在集中纳管处理和村落集中处理的选择方面,需要充分考虑设计、建设、管理和废弃等环节的合理模式选择,尽可能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再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考虑权宜性处理模式的作用。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发展多样化特征明显。应尽可能降低初期建设环节的沉没成本,考虑具有少管网、易管理、能回收功能的权宜性处理模式。.最后,明确责任分担机制,构建多元治理体系。应使村民和村集体参与决策,同时在日常管理和监督方面承担主导责任;完善PPP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制度建设。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小规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基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农业经济
- 影响因子:--
- 作者:陆韬;刘平养
- 通讯作者:刘平养
论快速城市化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影响和挑战(已接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环境科学与管理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平养
- 通讯作者:刘平养
农村环境治理核心是设施规模化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环境经济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平养
- 通讯作者:刘平养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管理模式探讨(已接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农业经济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平养;顾天苧
- 通讯作者:顾天苧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成本有效性研究:问题及展望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平养;沈哲
- 通讯作者:沈哲
共 11 条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