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西部8.0-6.0 ka BP稻-旱混作农业的形成过程与区域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217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3.第四纪环境与环境考古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western Huang-Huai Plain, locat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 transition zone of the Eastern China, is regarded as an ideal region for studying of past global change and human adaptation where human activities were very intensive during the middle Holocene.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 that 8.0-6.0 ka BP was the key formation period of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in the western Huanghuai area. However, question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rocess of the mixed farming formation, the evolution and latitude difference in agricultural structures and the substitution process from gathering-hunting-fishing to crops cultivation, together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ove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 this region are still unclear in academic circles. In this study, using multi-discipline research on samples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natural profiles in the western Huang-Huai Area during 8.0-6.0 ka BP, we describe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climatic changes, and explor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rocess of the mixed farming formation, the evolution and latitude difference in agricultural structure,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The project will als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impacts of the 8.0 ka BP Event on the southward expansion of dry farming that originated in northern China.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could illustrate the ways, features and regular patterns of huma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middle Holocene in this climatic, geographical and agricultural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of the Eastern China, and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daptation strategies in the region in the future.
黄淮西部位于中国东部南北气候过渡带,全新世中期人类活动剧烈,是过去全球变化与人类适应研究的理想区域。研究显示,8.0-6.0 ka BP是黄淮西部稻-旱混作农业形成的关键时段,但目前学术界对该时段研究区稻-旱混作农业模式形成的时空过程,作物结构演变与纬度差异以及农作物种植取代采集-渔猎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主体的过程皆不清楚,同时对上述农业活动变化与区域环境演变关系也不了解。本课题选择黄淮西部8.0-6.0 ka BP典型考古遗址与自然剖面,开展区域农业活动与气候变化研究,结合高精度年代测定,查明黄淮西部稻-旱混作农业形成、作物结构演变与农业经济确立的过程及其与区域气候变化/气候突变事件的关系,了解8.0 ka BP冷干事件对北方旱作农业向南扩张可能的影响,揭示中国东部南北地理-气候-农业过渡带全新世中期古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方式、特征和规律,为评估未来该区域气候变化效应及人类适应策略提供启示。

结项摘要

8.0-6.0ka BP是黄淮西部稻-旱混作农业形成的关键时段,目前学术界对该地区稻-旱混作农业模式形成的时空过程,作物结构演变与纬度差异以及农作物种植取代采集-渔猎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主体的过程尚不清楚,同时对上述农业活动变化与区域环境演变关系也不了解。本项目选择该地区全新世中晚期典型考古遗址(贾湖、石固、张王庄、贾庄、后高老家、青台和双槐树),综合利用炭化植物遗存与微体植物遗存分析方法,结合AMSC-14测年技术,对黄淮西部稻-旱混作农业形成、作物结构演变与农业经济确立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以嵩山为核心的黄淮西北部地区,在8000-7000a BP年左右的裴李岗时期中晚期,已经形成以粟、黍旱作为主兼有少量稻作的稻-旱混作模式,此后在仰韶文化时期及龙山文化早期阶段(6.4-4.6ka BP),这一模式长期延续,且在不晚于6.4ka BP的仰韶早期,该地区农业种植已经成为古人类获取植物性食物的主要途径,农业经济已经形成。与此同时,在距今6.4-6.0ka BP的仰韶文化早期,水稻在古人类农业经济中的地位相对较高,但进入6.0ka BP以后的仰韶中晚期,其比重显著下降。在以漯河、周口等平原地区为中心的黄淮西南部,贾湖三期(8.0-7.5ka BP)时仍盛行单一的水稻种植模式,且农业种植只是当时人类植食资源的次要来源,但至迟不晚于6.3ka BP前后,粟、黍两类旱地作物已经传播至这一地区,从而该地区也形成了以旱作为主,兼有极少量水稻的稻-旱混作农业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时农业种植也已成为人类植食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但仍存在较为普遍的水生植物等利用情况。.本项目研究结果较为清楚地揭示了6.4-4.6ka BP黄淮西部农业经济的结构及其变化过程,将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形成时间向前推进了约700年左右,同时,也为学术界了解粟、黍两类旱地作物自北向南过播的时空过程提供了重要资料,对研究全新世中晚期中国南北过渡带气候变化-农业发展-古文化兴衰间的动态关系有重要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tarch grain analysis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grinding stones from the Neolithic Shuangdun site (ca. 7.3–6.8 ka BP) in eastern China
中国东部新石器时代双墩遗址(距今约7.3-6.8 ka BP)两种不同类型磨石的淀粉粒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Archaeometry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Yuzhang Yang;Ling Yao;Dong Zhang;Jingwen Liao;Xuhang Kan;Juzhong Zhang
  • 通讯作者:
    Juzhong Zhang
Phytolith evidence of water management for rice growing and processing between 8,500 and 7,500 cal years bp in the middle Huai river valley, China
中国淮河流域8,500至7,500卡年期间水稻种植和加工用水管理的植硅体证据
  • DOI:
    10.1007/s00334-020-00782-2
  • 发表时间:
    2020-05-20
  • 期刊:
    VEGETATION HISTORY AND ARCHAEOBOTANY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Luo, Wuhong;Yang, Yuzhang;Zhang, Juzhong
  • 通讯作者:
    Zhang, Juzhong
郑州商城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浮选结果与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江汉考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世杰;张娟;杨玉璋;程至杰;张居中;贾连敏;曾晓敏
  • 通讯作者:
    曾晓敏
安徽蚌埠钓鱼台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娟;杨玉璋;张义中;程至杰;张钟云;张居中
  • 通讯作者:
    张居中
Phytoliths reveal the earliest interplay of rice and broomcorn millet at the site of Shuangdun (ca. 7.3-6.8 ka BP) in the middle Huai River valley, China
植硅体揭示了中国淮河流域双墩遗址(距今约 7.3-6.8 ka BP)最早的水稻和黍的相互作用
  • DOI:
    10.1016/j.jas.2018.12.00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Luo Wuhong;Gu Chunguang;Yang Yuzhang;Zhang Dong;Liang Zhonghe;Li Jia;Huang Chengqing;Zhang Juzhong
  • 通讯作者:
    Zhang Juzh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郑州地区东赵先民植物性食物结构 及遗址出土部分陶器功能分析:来自植物淀粉粒的证据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亚男;杨玉璋;张家强;姚凌;禤华丽;袁增箭;顾万发;张居中
  • 通讯作者:
    张居中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植物考古研究的新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考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居中;程至杰;蓝万里;杨玉璋;罗武宏;姚凌;尹承龙
  • 通讯作者:
    尹承龙
青白瓷多地区分散起源特征初探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陶瓷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名芳;杨玉璋;朱建华;张居中
  • 通讯作者:
    张居中
郑州东赵遗址炭化植物遗存记录的夏商时期农业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11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人类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玉璋;袁增箭;张家强;程至杰;禤华丽;方方;张居中;顾万发
  • 通讯作者:
    顾万发
安徽繁昌缪墩遗址古人类 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淀粉粒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玉璋;禤华丽;袁增箭;张居中;徐繁
  • 通讯作者:
    徐繁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玉璋的其他基金

黄淮西部贾湖-裴李岗文化绿松石制品产源研究
  • 批准号:
    42272212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郑州商城出土白陶、印纹硬陶与原始瓷的制作工艺及产地研究
  • 批准号:
    50902127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