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高原表层喀斯特带结构和植被的协同演进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7151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6.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relation between epikarst structures and plant vegetations is a key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karst geological ecosystem. The program proposes that there is a synergic evolution between plant communities succession and change of the epikarst zone structures,which is important to the epikarst structure stability. The program designs the paired sample plots of karst original forests, secondary forests and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ed lands respectively in uncovered karst area and covered karst area. The program chooses the study subjects of karst plant communities and epikarst zone's interfacial structures including soil surface, stony surface and soil-stony surface and carries out the following tasks: (1) study on the spatial relation between the epikarst interfacial patterns and corrosion-infiltration ones and its impacts to soil formation and erosion/loss; (2) study on the spatial patterns between the calcicole, lithophilous and seasonal tolerant-drought plants and the epikarst interfacial structures, and its intrinsic mechanism;(3) study on the process that the plant vegetation's succession changes the epikarst interfacial structures, and the ways that the succession promotes the stability of the epikarst structures. S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lant vegetation succession and change of the epikarst structures are discovered with the key factors; and the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basis is provided for developing effective plant technology of eco-controlling rocky desertificated lands.
表层喀斯特结构和植被的关系是喀斯特地质生态系统演化的关键要素,项目提出表层喀斯特结构和植被之间存在着协同演进,该过程是表层喀斯特结构稳定的关键。分别在覆盖喀斯特和裸露喀斯特的表层喀斯特,设置原生林、次生林、喀斯特石漠化地配对试验样地,以表层喀斯特的土质界面、石质界面、土石界面与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开展三项内容研究:(1)表层喀斯特界面格局和渗透溶蚀格局的空间关系及对土壤形成和流失的影响;2)喀斯特植物的喜钙、石生和季节性耐旱习性、种群格局与表层喀斯特界面格局之间的空间关系与内在机理;(3)植被演替改变表层喀斯特界面结构的过程与促进表层喀斯特结构稳定的方式。以此揭示植被演替和表层喀斯特结构变化之间相互作用和关键要素,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的有效植物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结项摘要

喀斯特系统稳定性是喀斯特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应用地貌、群落调查、多样性指数、土壤理化分析与实验监测等对照研究了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表层带的裸地与森林系统的界面结构效应。喀斯特表层带的石界面、土石界面、土界面、水岩界面既影响植被过程,又受植被演替影响。界面系统构成喀斯特内部环境梯度,形成异质性结构。界面形态与参数是气候、植被、水位、土壤变化的记录。林内与裸地石界面溶坑密度、直径和深度差异显著,林内土下石芽高度低于林外,林内石芽/柱侧向溶蚀深度高于林外,湿地/水体侧向溶蚀深度高于坡地。石界面对地面降雨再分配,增加地面降雨P/(1-Sr石面比),土石界面是消化通道,塑造喀斯特地面新形态。喀斯特溶原通过界面系统融合水平过程与垂直过程,转化为溶丘洼地-石林-暗河-泉水地貌结构,洼地是喀斯特水土资源形成或流失的重要通道。.植被通过林冠截留等调节喀斯特表层带降雨的界面过程,减少林内地面流(1-p截留率)/(1-Sr)。研究区石芽/柱区土流失速率1.07±0.700cm/a,水土流失的降雨阈值坡耕地9.8mm、石灰岩灌丛15.2mm。研究区径流小区监测水土流失厚度1.15×10-2mm/ka-4.6×10-2mm/ka。试片溶蚀率2.10-14.57cm/ka,具有界面效应。碳酸盐岩溶蚀成土概率与水土流失率对比表明喀斯特表层带土壤和养分有其他来源。.喀斯特森林的物种结构与植物性状有界面效应,界面系统构成群落内部环境梯度,但弱于气候带效应,并在顶极群落/地带性植被阶段弱化或消失。界面系统影响珍稀濒危植物种群格局,喀斯特植物群落的种群格局影响退化植被恢复策略。.植被演替稳定喀斯特系统的关键点是改变了喀斯特界面系统过程。林冠截留减少石界面水流,森林植被的土壤养分与水分流动的增效功能具有界面格局,同界面养分增效顺序原生林为次生林、灌丛、裸地的2至20倍。森林植被促进喀斯特系统的自维持。这是喀斯特整体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Rock Outcrops Redistribute Organic Carbon and Nutrients to Nearby Soil Patches in Three Karst Ecosystems in SW China.
中国西南三个喀斯特生态系统中岩石露头将有机碳和养分重新分配到附近的土壤斑块
  • DOI:
    10.1371/journal.pone.0160773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Wang D;Shen Y;Li Y;Huang J
  • 通讯作者:
    Huang J
喀斯特洼地石灰岩水平溶蚀凹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岩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玉辉
  • 通讯作者:
    李玉辉
云南石林巴江河岸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结构变化研究
  • DOI:
    10.13869/j.cnki.rswc.2017.05.04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玉辉;朱泽云;丁智强;杨民英
  • 通讯作者:
    杨民英
Oviposition preference and offspring performance of Mechoris ursulus (Coleoptera: Attelabidae) in 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 (Fagales: Fagaceae) and Quercus franchetii (Fagales: Fagaceae) in Central Yunnan, China.
中国云南中部青冈(山毛榉目:壳斗科)和栎树(山毛榉目:壳斗科)中乌苏斯甲虫(鞘翅目:Attelabidae)的产卵偏好和后代表现
  • DOI:
    10.1093/jisesa/iev005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 (Onlin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X;Hu SJ;Zhang ZY;Geng YP;Bai X
  • 通讯作者:
    Bai X
从中国南方喀斯特,看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如何服务国家新战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遗产与保护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玉辉
  • 通讯作者:
    李玉辉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线虫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翌昕;李英滨;李玉辉;李冰;杜晓芳;李琪
  • 通讯作者:
    李琪
基于空间密度函数的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滑坡时空格局变化
  • DOI:
    10.13284/j.cnki.rddl.00321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热带地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智强;高璇;角媛梅;李玉辉;郭汝军
  • 通讯作者:
    郭汝军
纳米纤维素晶须/明胶复合膜的制备与结构及性能
  •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8.00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裴莹;徐高强;李玉辉;郑学晶;刘捷;汤克勇
  • 通讯作者:
    汤克勇
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土地利用信息图谱及地形梯度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智强;华红莲;李玉辉
  • 通讯作者:
    李玉辉
Potential of Yunnan pine forest on soil erosion control in the Hotiaoxia Gorge area,,SW China
何跳峡地区云南松林控制水土流失的潜力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中文核心刊物)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跃;李玉辉
  • 通讯作者:
    李玉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玉辉的其他基金

森林植被影响岩溶水源地产水功能的观测研究
  • 批准号:
    41262013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54.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喀斯特退化地质生态系统保护地的景观恢复机理研究
  • 批准号:
    40762004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7.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