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际促生菌对香草兰的促生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0168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513.肥料与养分管理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Vanilla (Vanilla planifolia Andrews) is a rare tropical spice crops used in the agro-food industry. It has earned the reputation of "king of natural flavours". The planting area of vanilla in China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Hainan and Yunnan province. Vanilla is a heavily-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absorption crops, however, intensive soil eluviations in tropical seasonal rain forest laterite zone leads to soil deficiency of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In addition, vanilla is a perennial plant, the continuous cropping disturbed soil mineral nutrients and soil microflora balance, consequently, leading to heavily economic losses. In the previous research, we have already isolated a 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a.Application of the bacteria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vanilla plant fresh weight.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re aimed to investigate its promotion mechanisms on vanilla growth through the following studies: 1)effects on vanilla growth,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absorption by inoculation of the bacteria; 2) the ability and mechanisms of improving the availability of plant nutrients in soil; 3) production of plant growth-promoting hormones and enzymes; 4)colonization ability of the bacteria in vanilla rhizosphere soil with different organic fertilizers.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of tropical microbial diversity functions, moreover, fully exerting their promotion potential on vanilla growth and increasing the application stability of PGPR (plant growth promotion rhizobacteria) on tropical spice and beverage crops.
香草兰为珍稀名贵热带特色香料作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具有"天然食品香料之王"的誉称,在我国海南、云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有规模化种植。香草兰是典型的喜磷、钾作物,而热带地区土壤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磷、钾多为固定态,难于被作物吸收利用;另外,香草兰为多年生作物,连续多年种植,造成土壤矿质养分、微生物区系失衡,作物生长发育迟缓,产量和品质下降。针对上述问题,在前期已筛选获得可解磷并可显著提高香草兰植株鲜重的有益菌株基础上,本项目拟通过研究接种菌株对香草兰生长和磷、钾吸收的影响;菌株活化土壤固定态矿质养分磷、钾等的能力及作用机制;菌株分泌调节植物生长的激素类和酶类物质;菌株在香草兰根际定殖存活能力,探索菌株促进香草兰生长的作用机理。为了解热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功能,充分发挥根际促生菌促生作用,提高促生菌制剂在热带特色香辛料作物上应用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香草兰为多年生热带藤本植物,具有“天然食品香料之王”的誉称,是制作各类高档食品、化妆品等的配香原料。香草兰为喜磷作物,但热区降雨量大,土壤淋溶作用强,施入土壤中的磷大部分转化为铁磷、铝磷或闭蓄态磷。解磷微生物可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减少磷肥施用量。本项目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从香草兰种植园中筛选到1株解磷菌株V-29。通过16S rDNA分子鉴定,确定V-29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在改良的NBRIP培养基震荡培养5d后,最大溶磷量达475.3μg/mL,培养液pH由6.8下降至5.1。盆栽试验表明,单独接种V-29或施用由其与混合有机肥(椰糠:牛粪:氨基酸有机肥=1:1:1)发酵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均可显著促进香草兰生长,与对照相比,地上部干重分别提高了31.6%和95.8%。室内检测结果表明,V-29可产生有机酸类物质草酸、苹果酸、乙酸和柠檬酸,发酵液中4种有机酸含量分别为0.53mmol/L,18.37mmol/L,4.21mmol/L和2.69mmol/L;培养液pH调节至5.1震荡5d后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为42.4μg/mL,表明V-29解磷的主要原因为有机酸所致。室内检测结果表明V-29可分泌产生吲哚乙酸调节植物生长。利用电转化法成功的对V-29进行了gfp绿色荧光蛋白分子标记,实现了从复杂环境中监测功能微生物。盆栽试验研究了标记菌株V-29以不同有机肥为营养载体条件下在根际土壤的定殖能力及对香草兰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以氨基酸有机肥或椰糠、牛粪和氨基酸有机肥按照质量比为1:1:1混合所得有机肥做为营养载体与V-29发酵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对香草兰促生效果最好;移栽105d天后,根际土壤有效磷和植株全磷含量分别在24.02-25.46mg/kg和3.97-4.61mg/kg之间;V-29在根际土壤中的数量仍可达106cfu/g土,均显著高于对照及单独接种V-29的处理,表明V-29在以氨基酸有机肥或混合有机肥为营养载体条件下可稳定定殖于根际土壤,提高土壤难溶性磷的有效性,促进香草兰生长。本项目探明了伯克霍尔德氏菌V-29溶磷能力,揭示了该菌株促进香草兰生长的作用机理,为了解热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功能,充分发挥根际促生菌促生作用,减少化肥施用量及提高促生菌制剂在热带特色香辛料作物上应用的稳定性提供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施用不同有机肥对香草兰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热带作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华;朱飞飞;庄辉发;宋应辉
  • 通讯作者:
    宋应辉
根际促生菌Bacillus subtilis Y-IVI在香草兰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辉;王华;庄辉发;朱自慧
  • 通讯作者:
    朱自慧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香草兰酚酸类自毒物质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及其抑菌效果
  •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2.06.009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热带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洁;赵青云
  • 通讯作者:
    赵青云
古今名钧瓷鉴别的INAA和BP神经网络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国霞;谢建忠;高正耀;冯松林;崔鹏飞;杨大伟;梁先华;李融武;赵青云;孙新民;赵文军;赵维娟;孙洪巍;郭敏
  • 通讯作者:
    郭敏
钧台窑出土钧官瓷和古汝瓷的化学组成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大伟;赵青云;孙新民;赵文军
  • 通讯作者:
    赵文军
追施液态氨基酸有机肥对香草兰园土壤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热带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邢诒彰;赵青云;王辉;庄辉发;宋应辉;朱自慧
  • 通讯作者:
    朱自慧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菠萝蜜种植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 DOI:
    10.11766/trxb20190927024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兰茜;白亭玉;鱼欢;赵青云;吴刚;谭乐和
  • 通讯作者:
    谭乐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赵青云的其他基金

抑病型香草兰园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及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672242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