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海南特有暗罗属植物抗肿瘤活性物质基础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160391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402.天然药物化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海南暗罗(P.laui)和沙煲暗罗(P. consanguinea)为海南特有的热带药用植物,在海南民间,海南暗罗用作治疗气滞腹痛、痛经、梅核气等疾病。但这两种暗罗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课题组在对海南暗罗的乙醇提取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时发现,海南暗罗的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本项目拟对海南暗罗和沙煲暗罗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物质基础进行研究,以常见肿瘤细胞为筛选模型,发现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天然药物,为抗肿瘤新药的设计提供依据,同时对其中具有良好药理活性的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为海南暗罗和沙煲暗罗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从海南特有的热带药用植物中发掘抗肿瘤药物,对开发利用海南丰富的热带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项摘要

海南暗罗(Polyalthia laui)和沙煲暗罗(Polyalthia obliqua)为海南特有的热带药用植物,海南暗罗长期用作治疗气滞腹痛、痛经、梅核气等疾病,分离鉴定海南暗罗和沙煲暗罗的化学成分以及发现并研究抗肿瘤活性物质基础是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本项目对海南暗罗根和沙煲暗罗根、枝叶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分离获得90个单体化合物,其中有12个为新化合物;涉及6种结构类型,包括二萜类化合物 (2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 (24个),三萜类化合物 (16个),倍半萜类化合物 (5个),黄酮类化合物 (4个)和苯衍生物 (14个);14个单体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从海南暗罗中共分离鉴定了49个化合物,其中有9个化合物 (1-4, 9, 10, 14, 15和 30) 为新化合物,通过X-ray单晶衍射确定了化合物9和10的结构;从沙煲暗罗中分离鉴定了41个化合物,其中3个化合物 (50、51和70)为新化合物。. 抗肿瘤活性测试发现海南暗罗乙醇提取物对肿瘤细胞BEL-7402 和 SGC-7901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13.81μg/mL和6.74μg/mL。二萜类化合物22、24和25对SPC-A-1和SGC-7901细胞显示出微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24和25对K562细胞显示出微弱的抑制活性;新的二萜类化合物 1-4, 9, 10, 14和15对Hela, MCF-7和A-459细胞显示弱的抑制活性。沙煲暗罗根石油醚提取物对肿瘤细胞SPC-A-1和SGC-7901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15.25 μg/mL和7.5 μg/mL。其中三萜类化合物53对SPC-A-1和SGC-7901细胞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4.3 μg/mL和15.02 μg/mL。生物碱类化合物63、71 和75对B16F10和A549细胞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海南暗罗和沙煲暗罗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海南特有的热带药用植物中发掘抗肿瘤药物,对开发利用海南丰富的热带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7)
专著数量(7)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海南暗罗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光英;宋小平;韩长日;邵泰明
  • 通讯作者:
    邵泰明
Bioactive 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 from Artabotrys hexapetalus
来自 Artabotrys hexapetalus 的生物活性苄基异喹啉生物碱
  • DOI:
    10.1016/j.phytol.2015.01.017
  • 发表时间:
    2015-03-01
  • 期刊:
    PHYTOCHEMISTRY LETTERS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Zhou, Qi;Fu, Yan-Hui;Han, Chang-Ri
  • 通讯作者:
    Han, Chang-Ri
Two new lanostane triterpenoids from the branches and leaves of Polyalthia oblique.
斜花枝叶中两个新的羊毛甾烷三萜类化合物
  • DOI:
    10.3390/molecules19067621
  • 发表时间:
    2014-06-06
  • 期刊:
    Molecules (Basel, Switzerlan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LK;Zheng CJ;Li XB;Chen GY;Han CR;Chen WH;Song XP
  • 通讯作者:
    Song XP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Rutin Detection with Graphene Oxide an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Nano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
氧化石墨烯和多壁碳纳米管纳米复合修饰电极用于芦丁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
  • DOI:
    10.1016/s1452-3981(23)15957-8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闫丽君;孙伟
  • 通讯作者:
    闫丽君;孙伟
Trigoxyphins H and I: Two new daphnane diterpenoids from Trigonostemon xyphophylloides
Trigoxyphins H 和 I:来自剑叶三角洲的两种新瑞香二萜类化合物
  • DOI:
    10.1016/j.bmcl.2012.03.069
  • 发表时间:
    2012-06-01
  • 期刊: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Yang, Biao;Chen, Guang-Ying;Zou, Bing-Yan
  • 通讯作者:
    Zou, Bing-Y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 from the Leaves of Ananas comosus
凤梨叶中的苯丙苷
  • DOI:
    10.1177/1934578x1501001231
  • 发表时间:
    2015-12
  • 期刊:
    Natural Product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郭飞燕;宋小平;纪明慧;陈光英
  • 通讯作者:
    陈光英
A new isoflavone from the roots of Ficus auriculata
来自 Ficus auriculata 根的新异黄酮
  • DOI:
    10.1080/14786419.2017.1329728
  • 发表时间:
    2018-01
  • 期刊: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祁翠翠;宋小平;韩长日
  • 通讯作者:
    韩长日
薜荔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17.04.01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药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月;肖雄;宋小平;陈光英;严琳琳;韩长日
  • 通讯作者:
    韩长日
海南染木树茎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小平;陈光英;傅波;陈怡
  • 通讯作者:
    陈怡
蓝花黄芩的黄酮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药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欣;韩长日;宋小平
  • 通讯作者:
    宋小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宋小平的其他基金

两种海南天料木属植物抗癌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21362009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