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海大型底栖生物代表性优势种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0617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4.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is the world's most wide shelf sea area, has abundant marine resources, and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marine ecosystem in china. The macrobentho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ocean, have various species and complex 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meanwhile they play a pivotal role in the material cycle and energy flow in marine ecological system, and some macrobenthos species are of high economic value. However, at present the stduies of macrobenthos mainly focused on ecology, systematics, biodiversity, and their genetic diversity information was poorly understood. With the impacts of human economic activity and climate change, marine biodiversity is suffering from unprecedented threats. The genetic diversity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of species diversity and ecosystem diversity but also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evaluation natural biological resources. This project will use of appropriate molecular markers, for instance, mitochondrial DNA and nuclear genes, then combined with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al factors, such as Pleistocene glaciations, climate change and complicated circular current system, to carry out population genetics studies on the representative dominant species (Crustacean and Echinoderm) of macrobenthos i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This study can bring basic data about the present genetic diversity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macrobenthos, and aims to offer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conserv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marine biodiversity,and to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es of Marine Biology.
黄海和东海是世界海洋最为宽阔的陆架海区,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是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海洋生物中分布广泛、种类多、生态关系复杂的类群,大型底栖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部分种类还具有高的经济价值。然而,大型底栖生物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生态学、系统学和生物多样性,对其遗传多样性的信息知之甚少。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更是评价自然生物资源的重要依据。本项目拟采用线粒体DNA和细胞核基因等多种分子标记,结合历史冰期、气候变化和海洋环流等因素,对黄东海海域大型底栖生物代表性优势种(甲壳动物和棘皮动物)的群体遗传学展开研究,旨在了解大型底栖生物的现有种质遗传资源,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海洋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结项摘要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也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石。中国海是北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其显著的历史地理过程和复杂的海洋水文环境为研究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分布和遗传分化提供了良好的系统模型。本项目以我国黄海和东海的口虾蛄和哈氏仿对虾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地理群体的样品,利用线粒体DNA的控制区和COI 基因的部分序列作为分子标记,研究其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期加深对相关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种群进化历史的认识,为资源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AMOVA 分析和遗传分化系数 (FST) 表明黄海和东海的口虾蛄群体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而哈氏仿对虾群体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两者的单倍型系统发生树和单倍型中接网络关系图均显示黄东海区的群体间不存在明显的谱系分支,也未出现对应采样地点的单倍型聚类,表明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流。口虾姑和哈氏仿对虾均属广温广盐性的甲壳类,浮游生活期的幼体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且不受长江冲淡水降低海水盐度的影响,能够在洋流的作用下在群体间产生高频率的基因交流。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分析和中性检验的结果表明黄东海区的口虾蛄和哈氏仿对虾经历了群体扩张事件,推测更新世的冰期循环对种群数量的变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着重进行了包括黄东海在内的西北太平洋海区重要海洋动物群体遗传学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等方面文献的搜集和整理;综述了DNA条形码技术在中国近海大型底栖生物物种鉴定、隐存种发现、生物多样性评估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中国近海大型底栖动物DNA条形码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梅;李新正
  • 通讯作者:
    李新正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sword prawn 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 (Miers, 1878) (Decapoda: Penaeidae) in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黄海和东海剑虾 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 (Miers, 1878)(十足目:对虾科)的种群遗传结构
  • DOI:
    10.1093/jcbiol/rux094
  • 发表时间:
    2018-01-01
  • 期刊:
    JOURNAL OF CRUSTACEAN BIOLOGY
  • 影响因子:
    1.1
  • 作者:
    Yang, Mei;Li, Xin-Zheng
  • 通讯作者:
    Li, Xin-Zheng
深海热液口大型底栖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海洋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梅;李新正
  • 通讯作者:
    李新正
西北太平洋边缘海重要海洋动物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广西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梅;李新正
  • 通讯作者:
    李新正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mantis shrimp Oratosquilla oratoria (Crustacea: Squillidae) in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黄海和东海螳螂虾口虾蛄(甲壳纲:虾蛄科)种群遗传结构
  • DOI:
    10.1007/s00343-018-7030-z
  • 发表时间:
    2018-05-01
  • 期刊: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Yang Mei;Li Xinzheng
  • 通讯作者:
    Li Xinzh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羊毛甾醇合酶及羊毛甾醇在大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的分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康丽华;沈心悦;杨梅;张国伟;张俊芳;秦柏;杨铃;杨铃;胡楠;管怀进
  • 通讯作者:
    管怀进
从机器人输出反馈自适应神经控制中学习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控制与决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梅;王聪;吴玉香
  • 通讯作者:
    吴玉香
葡萄园田间机器人双目测距系统设计
  • DOI:
    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19.04.3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农机化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中豪;高晓阳;邵世禄;李红岭;杨梅;李妙祺
  • 通讯作者:
    李妙祺
基于变压器多运行状态漏感参数辨识的绕组轴向变形在线检测研究
  • DOI:
    10.19487/j.cnki.1001-8425.2021.05.00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变压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祥力;杨梅;吴文强;陈兴霖;朱慧;刘世民
  • 通讯作者:
    刘世民
南通市2002-2009年出生儿童计划免疫基础免疫接种率综合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静;吴桂云;许建军;张志兰;陶长余;杨梅;蓝绍颖
  • 通讯作者:
    蓝绍颖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