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超分子铁电材料的理论研究——分子设计和极化开关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60309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302.化学模拟与应用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Since organic ferroelectric materials would have wonderful application of nano-optoelectronic devices, their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device structures are frontiers of the material research field. Organic ferroelectrics form three-dimensional crystals and two-dimensional thin films through complex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Therefore, they have complicated ferroelectric mechanism. This project would develop computational methods to estimate polarizations of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and two-dimensional self-assembled thin films of organic ferroelectrics, and would investigate effect of chemical modifications of organic supramolecular ferroelectrics (columnar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s, diisopropylammonium halogen, and multiferro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on their polarization properties to understand their pictures of ferroelectric mechanism and to further guide the experimental synthesis of exotic organic ferroelectrics for real device application.
有机铁电材料在纳米光电器件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它们的合成、性能调控以及器件结构是当前材料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有机铁电体通过复杂的自组装相互作用形成三维晶体和二维薄膜,它们的铁电机理极其复杂。本项目通过发展电荷转移复合物和二维自组装有机铁电薄膜极化值的计算方法,以及研究化学修饰对复杂超分子组装体系(柱状铁电液晶、卤化二异丙基胺、多铁性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极化性质的影响,来建立不同体系的铁电机理图像,并为实验合成性能卓越、且能真正应用于器件的有机铁电体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超分子自组装的分子基铁电体在能源转换器件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它们的合成、性能调控以及器件结构是当前材料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围绕四类典型的超分子自组装的分子基铁电体——基于胺-冠醚的主客体化合物、金属-有机单核化合物、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纯有机钙钛矿展开了系统的理论研究:首先针对每一类铁电体选取了模型体系,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详细给出这些模型体系的铁电、压电、铁弹相变机理,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多功能性重要物理参数的计算方法;再结合晶体结构数据库实施了这四类铁电体数据挖掘,然后建立了它们的构效关系,并进一步总结了这四类铁电体的设计原则;最后实施有效的化学修饰,先于实验设计了面向应用的多功能性候选铁电体。本研究给实验工作者提供了可供合成和表征的候选铁电体,从理论上提出了新的重要参数的计算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材料研发思路。本研究必将为加速研发性能卓越且能真正应用于器件的分子基铁电体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omputational discovery of weak-intermolecular-interaction-tuning ferroelectricity/ferroelasticity of pure organic rotator-stator-type assemblies designed through a symmetry/structure-limited structure search
通过对称/结构限制结构搜索设计的纯有机旋转-定子型组件的弱分子间相互作用调节铁电性/铁弹性的计算发现
  • DOI:
    10.1039/c9me00124g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Molecular Systems Design &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Yang Dai-Bei;Jian Zhi-Bin;Gao Yi;Chen Shuang
  • 通讯作者:
    Chen Shuang
Rational design of one-dimensional hybrid organic-inorganic perovskites with room-temperature ferroelectricity and strong piezoelectricity
室温铁电强压电一维杂化有机-无机钙钛矿的合理设计
  • DOI:
    10.1039/c9mh00230h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Materials Horizons
  • 影响因子:
    13.3
  • 作者:
    Yang Daibei;Luo Lingheng;Gao Yi;Chen Shuang;Zeng Xiao Cheng
  • 通讯作者:
    Zeng Xiao Ch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Simultaneous 2D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measurement using one color-camera PLIF method combined with physical constrained temperature tagging method
使用一台彩色相机 PLIF 方法结合物理约束温度标记方法同时进行 2D 温度和速度测量
  • DOI:
    10.1364/ao.470581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Applied Optics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周江宁;杨文斌;周全;殷一民;陈爽;母金河
  • 通讯作者:
    母金河
用于蒙皮外表面空气流测量的MEMS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机械科学与技术.24(3).312-315,2005.03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爽;李晓莹*;马炳和;苑伟政
  • 通讯作者:
    苑伟政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视网膜蛋白差异表达及生物信息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爽;邵先锋;张智慧;陈努;吴凌子;崔雪雪;李筱荣;张晓敏
  • 通讯作者:
    张晓敏
城市滨江地区生态空间质量快速评价:以长江南京段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童;陈爽;郑涛;徐丽婷;熊传合;马丽雅
  • 通讯作者:
    马丽雅
近15年来南京城市居住区树木结构变化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卞方圆;陈爽
  • 通讯作者:
    陈爽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爽的其他基金

多功能性有机-无机杂化铁电体的理论设计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