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平原中部黄土的成因及晚更新世古环境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7121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4.环境信息与环境预测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Chinese loess deposits are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in northern China, which are one of the best terrestrial paleoenvironmental archives and are recognized, combined with polar ice and deep-sea sediments,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ree records for paleoenvironmental studies. However, most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oess have focused on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in the Loess Plateau. Loess deposits from other regions of northern China have long been less well investigated. In this project, we aim to investigate the origin and late Pleistocene evolution of paleoenvironment of the loess sequences in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 China, through field observations and sedimentological, geochemical as well as fossil molluscan studies from 5 sections covering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ongliao Plain. The objectives are 1) to investigate the origin of the loess by sedimentological, geochemical as well as fossil molluscan approaches; 2) to establish a detailed chronological sequence based on numerous 14C and OSL age controls; 3) to establish high-resolution grain size, element geochemistry, FeD/FeT, and fossil mollusk sequences and examine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paleoenviroment in the loess-covered region of the middle part of Songliao Plain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This project would provide systematic evidence for the origin and paleoenvironment of the loess deposits in Songliao Plain, which are potentially useful for hydr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in the Songliao Plain.
我国北方广泛分布的黄土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最佳的陆相记录,取得了大量国际水平的成果。然而,黄土高原以外特别是松辽平原的黄土研究明显薄弱,对其成因存在很大的争议,有风成、混合成因、水成、残积、坡积、下部水成上部风成、风成堆积经流水再搬运等许多认识;关于其形成环境,多为粗分辨率的孢粉证据,缺少系统性的古环境研究。本项目拟选择松辽平原中部地区厚度较大且底界清楚的5个黄土剖面(长春腰分水岭、大屯、德惠江桥、松原小西凉河、四平新剖面)为研究剖面,通过野外观察、沉积学、元素和稀土地球化学、蜗牛化石证据明确黄土的成因;利用14C、光释光等定年手段获取晚更新世以来高精度年代序列,在此基础上建立高分辨率的晚更新世以来松辽平原中部黄土的元素地球化学、粒度、磁化率、游离铁/全铁、蜗牛化石组合序列,揭示该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的变化过程,探讨可能的原因。本项目的开展将为认识松辽平原黄土的成因和古环境变化提供系统的证据

结项摘要

我国北方广泛分布的黄土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最佳的陆相记录,已经取得了大量国际水平的成果。然而,黄土高原以外特别是松辽平原的黄土研究明显薄弱,对其成因甚至至今还存在争议,系统性的古环境研究更为不足。本项目拟对松辽平原中部地区黄土地层及空间分布进行广泛的考察,并对典型剖面进行系统的环境指标和年代学研究,通过野外观察、沉积学、地球化学、蜗牛化石证据明确黄土的成因,揭示该区末次冰期以来古环境的变化过程。此外,继续申请者过去的工作,完成地质样品熔片全分析3100多件,查询编录了国内发表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文献6000多篇,采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器分析压片测试任务大约10000件。.重点考察了松辽平原中部26个剖面,结合过去在长春、双辽等地的工作,系统采集样品230余个。发表论文2篇,参与编写专著2部。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可以总结为:1)松辽平原中部黄土成因研究,在空间分布上,黄土和上覆黑土在整个研究区都有分布,未受地形分布控制。在岩性、岩相特征上,由粉砂组成,未见砾石,与下伏红色砂砾石层无母源关系,没有发现层理。在粒度组成上,粒径较粗,分选差,正偏,单众数。在元素成分上,以SiO2 ,Al2O3,Fe2O3 为主。在软体动物种类组成上,都是陆生种类,以瓦娄蜗牛Vallonia占优势,没有水生和水陆两栖种类,在地层中分散分布。这些特征表明,松辽平原的黄土是风成的。2)松辽平原晚更新世古环境演变过程具有逐渐变冷干的趋势。地球化学初步结果表明,反映风化强度的易淋溶/不易淋溶常量元素比值逐渐增加,指示风化减弱,表明气候变冷干;Rb/Sr比值逐渐变小,也表明气候逐渐变冷干。3)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地质样品中27种组分分析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建立了一种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模式。4)NORDTEST不确定度评定在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岩石样品中10种主次成分中的应用,报道了NORDTEST不确定度评定在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岩石样品中10种主次成分分析结果中的应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NORDTEST不确定度评定在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岩石样品中10种主次成分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冶金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祎亚;李迎春;王健
  • 通讯作者:
    王健
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地质样品中27种组分分析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祎亚;詹秀春
  • 通讯作者:
    詹秀春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较低稀释比熔片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磷矿石中12种主次痕量组分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岩矿测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祎亚;许俊玉;詹秀春;屈文俊;WANG Yi-ya,XU Jun-yu,ZHAN Xiu-chun,QU Wen-jun(Nati
  • 通讯作者:
    WANG Yi-ya,XU Jun-yu,ZHAN Xiu-chun,QU Wen-jun(Nati
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硫的矿物效应佐证实验及其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冶金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祎亚;詹秀春;樊兴涛;温宏利;李迎春;许祖银;殷绍泉;WANG Yi-ya1,ZHAN Xiu-chun1,FAN Xing-tao1,WEN Hong-;2.Central Laboratory of Bureau of Geology;Expl
  • 通讯作者:
    Expl
地质样品铷锶钇锆元素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祎亚;詹秀春;袁继海;樊兴涛;WANG Yi-ya,ZHAN Xiu-chun,YUAN Ji-hai,FAN Xing-tao
  • 通讯作者:
    WANG Yi-ya,ZHAN Xiu-chun,YUAN Ji-hai,FAN Xing-tao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祎亚的其他基金

地质样品 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结果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研究
  • 批准号:
    40902055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