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源动态演化过程的地震区泥石流风险预报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0156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6.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Debris flow’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affected by frequent seismic activity and different scale rainfall of in the seismic disturbance area. As the debris flow disaster large-scale frequent happened, a rational methods of debris flow risk is urgent need to establish in Wenchuan earthquake impact area. The highway of Du jianyan to Wen chuan in earthquake hit areas i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ynamic conditions control the occurrence and the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debris flow are discussed. Based on GIS and RS technolog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ory, the material source’s dynamic evolution in gullies along the highway within a few years after the earthquake is analyzed. The hazard assessment model of debris flow is established by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landform, the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the scale of rainfall and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material source. The highway is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fixed and mobile bearing disaster body. Combined with damage ways, structural resilience factor of bridge, roadbed, tunnel and other fixed bearing disaster body are extracted. And th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system of the mobile bearing disaster body include population and vehicle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probabilistic model. And then debris flow risk forecasting system and risk management method with timeliness feature is established along the highway in the earthquake zone.
频繁的地震活动和不同规模的降雨影响着地震扰动区的泥石流形成和发展。汶川地震后大规模频发的泥石流灾害使泥石流影响区迫切需要建立合理的泥石流风险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汶川地震区都汶公路为研究对象,分析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及活动特征的内外动力条件。基于GIS、RS技术,数理统计等理论,分析地震后数年内公路沿线各沟谷流域内泥石流物源的动态演化规律。综合考虑地貌因子、地震动参数、降雨规模、物源动态演化条件,建立地震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将公路分为固定承灾体和移动承灾体两大类。结合危害方式,提取桥涵、路基、隧道等固定承灾体的结构性抗灾能力因子,基于概率模型建立人口、车辆移动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体系。进而建立具有时效性的地震区公路沿线泥石流风险预报体系和风险管理方法。

结项摘要

2008年汶川地震距今已11年,地震诱发的大量崩塌滑坡为震后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物源,在汶川县境内发生过多次群发性泥石流灾害。本项目选取8个典型泥石流沟谷,通过收集2008年、2010年、2013年、2015年、2017年五期多源遥感影像,探讨泥石流流域内物源滑坡活跃时间。利用GIS、RS技术,对各沟谷流域内的崩塌滑坡进行遥感解译,计算其面积、体积变化率,并通过回归模型,结合流域面积等地貌参数,推算汶川地震区泥石流物源演化经验公式。并进一步对各泥石流流域在不同气候条件、地震动参数条件下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分区。以道路、桥涵等为承灾体,对汶川县区域内的两条主干道进行了易损性和风险分区。研究结果为泥石流勘查设计、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西藏G4218公路白衣错~莫格段地质灾害调查与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公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小军;向灵芝
  • 通讯作者:
    向灵芝
基于灾害熵的汶川震后道路泥石流敏感性分析
  •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17.05.1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向灵芝;崔鹏;陈洪凯;沈娜
  • 通讯作者:
    沈娜
从CFD间断分解波的观点看激波和水躍模拟格式的异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台湾水利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兆存
  • 通讯作者:
    刘兆存
基于地貌演化的黄土滑坡敏感性分析
  • DOI:
    10.13476/j.cnki.nsbdqk.2019.004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向灵芝;杨为民;李浩;田尤;杨培丰
  • 通讯作者:
    杨培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GIS的白龙江流域武都区段泥石流分布规律的研究及危险性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人民长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亮;宋国虎;唐良琴;向灵芝;李小龙;梁梦辉
  • 通讯作者:
    梁梦辉
基于不同评价单元和灾害熵的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以白龙江流域武都段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小龙;宋国虎;向灵芝;罗亮;唐良琴;沈娜;梁梦辉
  • 通讯作者:
    梁梦辉
西藏东部6-9月降水与中部地-气温差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冰川冻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汶林科;崔鹏;向灵芝;方华
  • 通讯作者:
    方华
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山地灾害及其风险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鹏;陈容;向灵芝;苏凤环
  • 通讯作者:
    苏凤环
ENSO与长江流域中游地区雨季极端降水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山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汶林科;崔鹏;杨红娟;邹强;向灵芝
  • 通讯作者:
    向灵芝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