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海山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多样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0618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4.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Seamounts are distinct, elevated, geological seabed features, and often are considered as biological “hot-spots”. Biological research on seamounts has been limited, and we have a poor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meiofauna seamount biodiversity. In this study, we try to discover abundance, biomass,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biodiversity of benthic meiofauna from different region of west Pacific Ocean seamounts, especially focus on the nematodes assemblage. To overcome the taxonomy difficulty, we combine molecular and morphological method as part of an integrative taxonomic approach to identify free-living nematodes. The biodiversity was measured at two different scales: α-diversity and β-diversity. The agglomerative classification (CLUSTER) an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 methods are applied to assess the nematodes community structure. Multivariate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ct how species distributions and communities’ classification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a further advancement in the knowledge of meiofaunal communities of seamounts. Only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benthic communities (including meiofauna) will allow to elaborate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tools for seamount ecosystems.
海山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正成为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国内外对海山的生态系统研究较为薄弱。本研究以西太平洋深海海山为研究地点,以线虫为主的小型底栖动物为研究对象,将传统形态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开展物种组成、分布、密度、生物量、优势种等研究;在 α、β 层次上,采用数量统计的方法对线虫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各多样性指数进行了讨论;采用分等级聚合聚类和非参数多维标序的方法对深海海山线虫群落进行划分,分析并比较各地形条件下线虫群落结构的差异;采用多变量统计方法探讨了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本研究,将加深对深海海山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为今后深海海山底栖动物的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生物资源动态变化和海山矿产开发的分析等研究提供新的参考和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小型底栖生物特别是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海洋底层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在海洋生态生态系统中特别是深海底层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在深海小型底栖生物研究方面不足的现状,选取西北太平洋海山区采薇海山为研究地点,开展以下3个方面的研究:(1)小型底栖动物的组成、分布、丰度和生物量研究;(2)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特征;(3)西太平洋海山区线虫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区的沉积物样品中共发现了16个类群小型底栖生物,小型底栖生物密度范围8.47-77.03 ind./10cm2,平均为37.83 ind./10cm2;其生物量变化范围2.58-24.48 μg/10cm2,平均为11.50 μg/10cm2;线虫是密度最优势类群,所占比例为87.92%。..对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标本进行鉴定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海区线虫隶属于7目24科58属78种。24个科的线虫中,数量优势度位于前三位的科分别是Chromadoridae、Xyalidae和Monhysteridae科。数量优势度超过2%的优势属有3个,分别为Acantholaimus、Halalaimus和Theristus。利用PRIMER物种累计曲线,估算该海区线虫属的数量大致在150-250个属之间。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海区线虫中选择性沉积食性最占优势,其次为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刮食食性和捕食食性比例较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线虫密度与水深呈现极显著相关,与沉积物中的叶绿素含量呈现显著相关关系。对线虫种类组成与环境因子的BIOENV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区域线虫的分布不是简单地受单一因子的控制,其群落结构受到水深,叶绿素a和沉积物类型等因子的综合影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new glass sponge genus (Hexactinellida: Euplectellidae) from abyssal depth of the Yap Trench, northwestern Pacific Ocean
来自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深海的一个新玻璃海绵属(Hexactinellida:Euplectellidae)
  • DOI:
    10.11646/zootaxa.4567.2.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Zootaxa
  • 影响因子:
    0.9
  • 作者:
    Shen Chengcheng;Dohrmann Martin;Zhang Dongsheng;Lu Bo;Wang Chunsheng
  • 通讯作者:
    Wang Chunsheng
南大西洋洋中脊调查区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海洋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肖波;王春生;林施泉
  • 通讯作者:
    林施泉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一种海洋领鞭毛虫的分离与鉴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晓燕;熊源;黄凌风;林施泉;陆家昌;吴林南;李玲
  • 通讯作者:
    李玲
温度对一种海洋微型异养鞭毛虫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文澜;贾晓燕;黄凌风;朱致盛;林施泉;潘科
  • 通讯作者:
    潘科
黄海冷水团海域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蓝细菌摄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学报(中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丰;黄凌风;朱致盛;林施泉
  • 通讯作者:
    林施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