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滞育控制的光周期时间测量特性比较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60430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402.农业昆虫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 photoperiodic time measurement for insect diapuase is an hourglass or circadian oscillator has not been settled yet. In this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periodic time measurement for the control of winter diapause from six geographic populations (from 23.13 N to 44.93 N) of the Asian corn borer, Ostrinia furnacalis will be systematically compared. The contents include: (1) the photoperiodic response curves for the induction and termination of diapause under 24-h light-dark cycles;(2)night interruption experiments for diapause induction under 24-h light-dark cycles;(3)Nanda-Hamner(Resonance experiment)and Bünsow experiences;(4)required day number for 50% diapause induction under 24-h light-dark cycles;(5)required day number for 50% diapase induction and termination under non-24-h light-dark cycles;(6)the induction and termination of diapause in the field. Through these studies, we try to reveal whether the latitudinal adaptation of photoperiodic time measurement for the control of diapaue can reflect the expression of an underlying circadian system or the expression of an hourglass timer; whether the evolution of photoperiodic time measurement is independent of the circadian clock or is related to the endogenous circadian clock. The results from these studies will provide new insight and the basic materials for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mechanisms of photoperiodic clock and counter, and provide essential information for predicting the onset and termination of diapause in the field.
昆虫滞育控制的光周期时间测量是基于沙漏钟的计时还是昼夜节律钟的计时仍然存在争议。本项目通过系统比较亚洲玉米螟6个不同地理种群(从23.13 N 到44.93 N)滞育控制的光周期时间测量特性,研究内容包括:(1)24-h 光暗循环下滞育诱导和解除的光周期反应;(2)24-h 光暗循环下滞育诱导的暗期干扰试验;(3)共鸣试验 (Nanda-Hamner) 和 Bünsow 试验;(4)24-h 光暗循环下,诱导50%个体滞育的需求循环数;(5)非24-h 光暗循环下,诱导50%个体滞育和解除的需求循环数;(6)田间滞育的诱导和解除;揭示昆虫光周期时间测量的纬度适应是否能反映昼夜节律钟或沙漏钟的表达;昆虫光周期时间测量是独立进化还是依赖昼夜节律钟。研究结果将为阐明和分析昆虫光周期钟和计数器的结构和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基础资料,也为预测该虫田间滞育诱导和解除提供必要的信息。

结项摘要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在我国从南到北均有分布,是中国玉米重要害虫,各地均以老熟幼虫。该虫是典型的长日照昆虫,滞育的诱导主要取决于光周期,是研究昆虫光周期性的理想的材料。本项目采集了我国亚洲玉米螟6个不同地理种群(从23.13°N 到44.93° N),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重要成果。(1)24-h 光暗循环下滞育诱导和解除的光周期反应试验:揭示了该虫滞育的诱导和解除均由光周期控制,即短日照诱导滞育,长日照解除滞育。滞育诱导的临界日长随纬度的升高逐渐延长;滞育的解除则显示了南方种群解除最快,其次是北方种群,最慢的是中纬度的种群(2)24-h 光暗循环下滞育诱导的暗期干扰试验:揭示了该虫对夜间光干扰高度敏感,夜间光脉冲能够有效抑制短日照对滞育的诱导效应。(3)滞育诱导的非24-h 光暗循环的试验:揭示了暗期的长度决定了滞育的发生,暗期长度超过临界日长则滞育被诱导,短于临界日长则滞育被抑制。(4)诱导50%个体滞育需求循环数的试验:揭示了幼虫在长日照处理不同时间后转至短日照与幼虫在短日照处理不同时间后再转长日照需求循环数完全不同,长日照的诱导效应明显高于短日照的效应。不同地理种群诱导50%个体滞育的需求循环数不同。(5)共鸣试验 (Nanda-Hamner) and Bünsow 试验:揭示了该虫光周期时间测量是基于沙漏钟的机制。(6)田间滞育的诱导和解除试验:揭示了各地理种群的田间滞育的诱导均出现在秋季高温的短日照条件下,滞育的解除也显示了南方种群解除最快,其次是北方种群,最慢的是中纬度的种群。(7)不同地理种群相互杂交的试验:揭示了雄性在滞育的决定中比雌性的作用更大,杂交后代滞育的发生位于双亲之间。(8)不同地理种群生活史特性的研究:揭示了该虫在高温和较高温度条件下获得更大的体重,打破了温度-体积法则。. 以上研究结果在理论上为阐明和分析昆虫光周期性和生活史的进化提供新的思路和基础资料。在实践上为该虫种群发生动态的预测提供了重要信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Diapause induction and termination in Hyphantria cunea (Drury) (Lepidoptera: Arctiinae).
Hyphantria cunea (Drury) 滞育诱导和终止(鳞翅目:Arctiinae)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98145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Chen C;Wei X;Xiao H;He H;Xia Q;Xue F
  • 通讯作者:
    Xue F
Geographical vari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photoperiodic response controlling larval diapause in two distinct voltine ecotypes of the Asian cornborer Ostrinia furnacalis
亚洲玉米螟两种不同的沃丁生态型中控制幼虫滞育的光周期响应的地理变异和遗传
  • DOI:
    10.1111/phen.12009
  • 发表时间:
    2013-06-01
  • 期刊:
    PHYSIOLOGICAL ENTOMOLOGY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Huang, Li-Li;Chen, Chao;Xue, Fangsen
  • 通讯作者:
    Xue, Fangsen
一种适宜亚洲玉米螟幼虫滞育解除的新型装置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芳森
  • 通讯作者:
    薛芳森
亚洲玉米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芳森
  • 通讯作者:
    薛芳森
Inheritance of diapause in crosses between the northernmost and the southernmost strains of the Asian corn borer Ostrinia furnacalis.
亚洲玉米螟最北品系和最南品系亚洲玉米螟杂交滞育的遗传
  • DOI:
    10.1371/journal.pone.0118186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Fu S;Chen C;Xiao L;He H;Xue F
  • 通讯作者:
    Xue F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光周期和温度对大猿叶虫滞育后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昆虫学报,2005, 48 (2):749-753.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小平;薛芳森;戈峰;周程爱
  • 通讯作者:
    周程爱
Inheritance of photoperiodic control of pupal diapause in the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Hbner)
棉铃虫蛹滞育光周期控制的遗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陈超;夏勤雯;陈元生;肖海军;薛芳森
  • 通讯作者:
    薛芳森
低温和光周期对黑纹粉蝶滞育解除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海军;何海敏;朱杏芬;薛芳森
  • 通讯作者:
    薛芳森
亚洲玉米螟两个不同地理种群对暗期干扰的滞育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昆虫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涂小云;陈元生;夏勤雯;陈超;匡先钜;薛芳森
  • 通讯作者:
    薛芳森
昆虫滞育关联热休克蛋白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cta Entomolog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海军;魏兆军;薛芳森
  • 通讯作者:
    薛芳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薛芳森的其他基金

大猿叶虫滞育遗传性的研究
  • 批准号:
    31060243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黑纹粉蝶夏季和冬季滞育控制的光周期时间测量特性的研究
  • 批准号:
    30760034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大猿叶虫滞育反应地理变异的研究
  • 批准号:
    30460074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环带锦斑蛾滞育解除的光周期钟研究
  • 批准号:
    30260017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大猿叶虫滞育特性变异规律的研究
  • 批准号:
    39960016
  • 批准年份:
    1999
  • 资助金额:
    11.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