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格咱岛弧印支期斑岩型铜矿床变化与保存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0207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5.矿床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Geza arc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tip of the Yidun island-arc belt which is an important geological parts of the “Sanjiang” volcanic-magmatic belts in northwestern China. Its formation began at the Ganzi-Litang oceanic crust westward subduction in the Late Triassic, which experienced intracontinental convergence and post-orogenic extensional phase in Yanshanian and showed a strong thrust-nappe structure and large-scale strike-slip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ffected by the collision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the Himalayan. In this area, there were strong magmatism and superior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It was a newly discovered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concentration area of China in the recent years, where the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dosinian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This application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using the biotite TAl geobarometer and Apatite Fission Track (AFT) method restore the uplift and erosion history of granitic rocks in the Geza arc and got the denudation quantitative data of intrusions to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deposits post-ore changes and preservation.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erosion resources to typical porphyry deposits, which can provided the theory basises for evaluation of the metallogenic potential and the deep prospecting of porphyry metallogenic system.
格咱岛弧带是西南“三江”古特提斯阶段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位于扬子西缘义敦岛弧带南段。它始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壳的向西俯冲,燕山期经历了陆内汇聚和造山后伸展作用阶段,喜山期受青藏高原碰撞隆起效应的影响,表现为强烈的逆冲-推覆构造和大规模走滑平移。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重要铜多金属成矿带,其中以印支期产出于普朗复式岩体的斑岩型铜矿最为典型。本申请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黑云母TAl地质压力计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法获取岩体剥蚀程度和剥蚀速率的定量数据,通过斑岩体形成深度与剥蚀程度的对比研究,分析区内矿床形成后变化与保存情况,探索格咱岛弧花岗质杂岩体的隆升-剥蚀历史。根据区内典型矿床剥蚀资源量的计算和分级,以期为斑岩成矿系统资源潜力评价和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格咱岛弧位于西南三江构造火成岩带义敦岛弧南端,是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壳向德格—中甸陆块俯冲的产物,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重要铜多金属成矿带。该区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贯穿于岛弧造山作用的始终,丰富的成矿作用发育于岛弧造山的不同时代、不同环境。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本项目采用黑云母TAl压力计获得格咱岛弧成矿带典型成矿岩体的固结压力变化于0.25~1.53kbar,岩浆侵位深度为0.84~3.85km,表明格咱岛弧成矿斑岩体具有明显的浅成侵位的特点。低温热年代学的研究表明,格咱岛弧成矿带内主要成矿岩体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布12±1~68±5Ma。结合成岩成矿的同位素年龄,揭示了区内主要斑岩型铜矿床含矿岩体的岩浆侵入作用与冷却过程的时限,限定了斑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的时代与剥露历史。通过岩体的剥蚀程度与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深度来分析,各成矿岩体的剥蚀深度都小于侵位深度,这对矿床形成后的保存较为有利。根据区内主要斑岩型矿床剥蚀资源量的定量计算,将矿床剥蚀情况划分为3个数量级,为斑岩成矿系统资源潜力评价和深部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云南格咱岛弧松诺石英二长斑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6.04.013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赖安琦;李文昌;刘学龙;杨富成;李喆
  • 通讯作者:
    李喆
滇西北雪鸡坪斑岩型铜矿构造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黄金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学龙;杨富成;张昌振;罗应;王帅帅
  • 通讯作者:
    王帅帅
滇西北格咱岛弧带南缘铜厂沟斑岩铜钼矿床花岗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质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雪;李文昌;刘学龙;张娜;杨富成;彦廷龙;王帅帅;罗应
  • 通讯作者:
    罗应
全球洋岛和洋底高原海山中的中酸性岩——数据挖掘及其意义
  • DOI:
    10.12017/dzkx.2017.08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质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富成;张旗;李文昌;刘学龙;王帅帅;彦廷龙;陈万峰;余海军;罗云
  • 通讯作者:
    罗云
Post-Ore Modific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Indosinian PorphyryCopper Deposits in the Geza Arc of Yunnan Province, SW China
云南省格扎岛弧印支期斑岩铜矿床后矿化与保存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U Xuelong;LI Wenchang;ZHANG Na;LAI Anqi;LI Zhe
  • 通讯作者:
    LI Zh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滇西镇康芦子园铅锌多金属矿床中蔷薇辉石的发现及找矿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质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明国;李文昌;温汉捷;仓福彬;王朋;吕昶良;徐荣;曾磊;刘学龙;刘伟;尹光侯
  • 通讯作者:
    尹光侯
云南普朗斑岩型铜矿成矿岩体的基本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国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文昌;刘学龙;曾普胜;尹光侯
  • 通讯作者:
    尹光侯
滇西保山地块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基于流体包裹体和硫、铅同位素证据
  • DOI:
    10.16111/j.0258-7106.2020.06.00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矿床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振焕;李文昌;刘学龙;罗应;申颖;刘思晗;陈建航
  • 通讯作者:
    陈建航
锆石氧逸度对义敦岛弧南段中甸矿集区斑岩型矿床差异性成矿控制因素的指示
  • DOI:
    10.3799/dqkx.2021.079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守奎;刘学龙;卢映祥;张世涛;刘思晗;陈建航;李振焕;余海军;张传昱
  • 通讯作者:
    张传昱
云南中甸地区晚白垩世斑岩型Mo-Cu矿床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
  • DO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2009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学龙;杨志明;卢映祥;梅社华;张娜;朱俊;陈建航;刘思晗;李振焕
  • 通讯作者:
    李振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学龙的其他基金

滇西北格咱地区红牛-红山铜钼矿床复合成矿系统结构组成及金属来源研究
  • 批准号:
    42362010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32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滇西北中甸铜厂沟燕山期斑岩型Mo-Cu矿床热液蚀变分带结构及发育机制
  • 批准号:
    41862009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