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机制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371155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110.人文地理
- 结题年份:2017
- 批准年份:2013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4-01-01 至2017-12-31
- 项目参与者:江激宇; 刘力; 郑嬗婷; 丁雨莲; 俞飞; 吴娟; 聂海燕;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Tourist flows is the nerve center and the link of tourism system, and is also one of the key issues in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tourist generating region and one important tourists destin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area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ts tourist flows spatial network has gradually formed and takes on new structure features with the change of elements.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e use of theory and method of tourism geography, urban geography, behavioral geography, The research results from the same type areas abroad, and the contras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s previous study to buil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ourist flows spatial network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flows spatial network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ts evolvement process, gets further insight into its mechanism. Using tourist flows spatial network as explicit factors, this study gives a perspective 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spatial structure. This study can not only provide evidence for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layou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ourism industry and supply the theoretic support for world famous tourist destination, but also further enrich the relevant basic theory of tourism geography.
旅游流是旅游系统的神经中枢和纽带,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作为主要客源地和重要目的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是我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逐步形成并随着要素的变化呈现新的结构特征。本研究拟以社会网络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旅游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吸收国外同类型区域的研究成果,并将项目组近年对珠江三角洲的研究与长三角进行比较,构建长三角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长三角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过程,深度剖析长三角旅游流空间网络的演化机制。并以旅游流空间网络为外显因素,透视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研究成果不仅为优化长三角旅游产业的布局提供重要依据,为世界一流水平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提供理论支撑,也将进一步充实旅游地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
结项摘要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旅游流空间网络逐步形成并随着要素的变化呈现新的结构特征。本研究借鉴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旅游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展开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一是分别以苏州市、浙江省为例分析了市域、省域尺度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二是以浙江省为例,分析其从2002年至2012年旅游流空间系统的演化特征及机理,以迪斯尼乐园为例,分析重大旅游项目开业前后对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特征的演化及机理;三是分别从市域、省域、长三角区域三类空间尺度提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建议和对策。并进一步从空间角度对区域旅游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四是对旅游流研究方法的综述性研究。形成以下最主要结论:一是等级性是都市圈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的基本特性,随着出游时间的增加,等级性更为明显,处于核心地位的节点城市更加集中;二是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处于动态演化过程,通过对浙江省的分析可见其旅游流网络系统呈总体稳定性,但一直处于缓慢变化过程,局部变化明显,同时体现了自相似性。三是重大旅游项目是影响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的重要因素,对上海迪斯尼乐园开业前后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研究显示其变化特征;四是旅游流研究方法需优化。未来研究应兼顾旅游流的定性、定量研究的分析,大数据正逐步成为旅游流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课题研究的关键数据除采用传统的统计数据搜集、实地调研等方法的同时,注重对大数据的挖掘,在本研究中,挖掘网络游记中游客旅游空间数据成为本研究重要的空间数据途径。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市域、省域、都市圈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化,丰富了旅游流研究的内容体系,拓展了旅游流研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拓宽了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实践上对于都市圈区域系统规划、优化、调整旅游发展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2)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三大产业内在经济联系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经济问题探索
- 影响因子:--
- 作者:凌亚君;陈浩
- 通讯作者:陈浩
温泉旅游地认知形象对游客体验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地域研究与开发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力;陈浩
- 通讯作者:陈浩
旅游流的定量研究方法:述评与展望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浩;王秦
- 通讯作者:王秦
上海市居民长三角区域游的空间网络研究——基于旅行社推荐线路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浩;殷会娟;陆林
- 通讯作者:陆林
名人代言目的地对旅游者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资源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力;陈浩;韦瑛
- 通讯作者:韦瑛
共 12 条
- 1
- 2
- 3
其他文献
NiPO_4/LiNiPO_4离子筛盐湖提锂热力学分析
- DOI:10.13373/j.cnki.cjrm.xy15020602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稀有金属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浩;何利华;刘旭恒
- 通讯作者:刘旭恒
基于定量遥感的赣州市中心城区生态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价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大众科技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史干;陈浩;周慧杰;姜宁;刘云东;朱杰;吴燕婷;周强
- 通讯作者:周强
川东南旺隆及周边地区T_1j~(2-1)-T_1j~1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施泽进;王长城;陈浩
- 通讯作者:陈浩
致密油藏多级压裂井异井异步注采可行性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石油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于海洋;杨中林;马恬;雷征东;程时清;陈浩
- 通讯作者:陈浩
自由曲面车削加工的运动机构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制造技术与机床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洪;赵惠英;厉以宇;陈浩;乔雪涛
- 通讯作者:乔雪涛
共 723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