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孔洞的低铂纳米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60320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205.电化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How to reduce the amount and enhance the utilization of precious metal Pt while maintaining its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is the key issue in catalysts design for fuel cells. This research project will focus on the challeng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catalysts for fuel cells. A series of highly active electrocatalysts with low Pt amount will be synthesized via colloidal chemical approach by which monodisperse and small sized nanoparticles can be prepared, realizing the controlled synthesis and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porous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demand of target catalytic reactions, rational design of surface/interface and precise control of the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y of the nanomaterials will be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 the evolution of surface and interface of the catalysts in the electrochemical environment is studied. Combined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the relationship of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between the surface/interface structure will be established.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y relationship will lead to better design of those new electrocatlysts with improv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如何降低贵金属铂用量、提升贵金属利用率,同时维持高的催化剂活性和长的使用寿命一直是燃料电池中贵金属催化剂研制的核心问题。本项目围绕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展开研究。基于胶体化学法制备小尺寸纳米晶的优势,拟实现不同组分和结构的具有孔洞的纳米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催化性能的提升,获得一系列高效低铂的电催化剂材料。并基于不同的催化反应的认识和需求,以功能导向为原则展开合理的表面和界面结构设计,精确调控材料的组分、分布和形貌。同时,揭示纳米催化剂表面、界面在电化学环境下的演变,探索不同的表界面构型、表面组分与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理论计算建立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结构设计和性能调控的统一,也为更好地设计具有高催化性能的新型纳米催化剂提供新的依据。

结项摘要

本项目旨在通过简单的溶液相合成法,以功能导向为原则进行合理的表界面结构设计,实现具有孔洞的不同组分和表界面结构的纳米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性能提高,获得高效的催化剂。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发展了富晶界缺陷的多孔编织型纳米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催化剂在氧还原催化应用中的稳定性问题。2.发展了调控表面孔洞凹陷程度的简易胶体合成法,成功制备了低铂的铂铜六角星纳米晶。高密度低配位原子的表面结构赋予催化剂更多的活性位点和较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提高了其对小分子甲醇氧化反应的质量活性。3.发展了在电化学环境中通过表面原子重排构筑一维中空铂银纳米管催化剂的新方法。4.设计针对对甲酸氧化反应和析氢反应的不同界面构型,并成功制备了多组分的蛋黄/壳结构和的多孔异质结构铂基催化剂。5.扩展了多孔催化剂在非水体系锂氧电池正极和CO2电还原方面的应用。综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我们发展了精准合成的简易方法,获得一系列表界面可控的高效多孔电催化剂,研究了不同的表界面、组分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以上工作也为更好地设计具有高活性和更广泛应用的催化剂材料提供新的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nfluence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Bismuth Oxyiodides on the Electrore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to Formate
碘氧化铋化学组成对二氧化碳电还原生成甲酸盐的影响
  • DOI:
    10.1002/cplu.202000131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emPlusChem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Qizhong Wang;Meng Ma;Shuaishuai Zhang;Kangkang Lu;Lijun Fu;Xiaojing Liu;Yuhui Chen
  • 通讯作者:
    Yuhui Chen
Conductive Polymer Coated Cathodes in Li−O2 Batteries
锂 O2 电池中的导电聚合物涂层阴极
  • DOI:
    10.1021/acsaem.9b0202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Deqing Cao;Xiaoxiao Shen;Yaowei Wang;Jianpeng Liu;Huibing Shi;Xiangwen Gao;Lijun Fu;Xiaojin Liu;Yuping Wu;Yuhui Chen
  • 通讯作者:
    Yuhui Che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盐爪爪根部微生物分布特征及盐浓度对碳源代谢分析的影响
  •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9002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禹竹;唐琦勇;顾美英;朱静;刘晓静;崔卫东;张志东
  • 通讯作者:
    张志东
聚偏氟乙烯/金属镍杂化膜的制备和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晓静;陈雨生;陈英波
  • 通讯作者:
    陈英波
氮素形态对‘甘农3号'苜蓿不同生育期氮代谢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草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芳;刘晓静;张进霞
  • 通讯作者:
    张进霞
不同 RCP 情景下山东省小麦 、 玉米关键生育期 的气候变化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山东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玉洁;陈国庆;王良;刘晓静;王兰;刘肖瑜;李学国
  • 通讯作者:
    李学国
放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可溶性MI CA含量及外周血NK细胞功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徐州医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晓静;范敏其;黄普文;龚春香;龚卫娟
  • 通讯作者:
    龚卫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晓静的其他基金

“金属-微生物”双催化剂协同电催化CO2制乙酸的系统构建及耦合机制研究
  • 批准号:
    2237906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