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多尺度流动同步测量与建模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80431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2.油气开采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re are several mass transfer processes along with the recovery of coalbed methane (CBM), including methane desorption, diffusion, and seepage. These processes differ in scales and will affect the initiation and progress of another. Coal pore deformation due to methane desorption will further affect the subsequent diffusion and seepage. Methane desorption, diffusion, or seepage alone cannot reflect the CBM recovery mechanism accurately. Considering the multi-scale transport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developing a novel apparatus to measure gas desorption, gas diffusion, coal deformation, and cleat permeability simultaneously. Combined with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coal strain data, and cleat permeability data measured at one time, the adsorption, strain, and cleat parameters will be determined with multicomponent competitive adsorption model, gas dissolution and liquid diffusion model, theoretical strain model, and tensor-based permeability model, respectively. Sensitivity analysis will then perform on these parameters to reveal methane recovery mechanisms at different scales. On this basis, an internal-consistent adsorption-strain-permeability coupled model will be then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multi-scale CBM recovery mechanism in fluid-solid coupling situations, an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urrent CBM recovery simulators. This study may help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processes of CBM transportation at different pore scal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one another. This study will further improve CBM recovery simulation technology.
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多个尺度的传质,包括气体解吸、扩散和渗流,不同尺度之间互为源汇,相互影响显著。同时,气体解吸将改变煤岩孔隙结构,进一步影响气体扩散和渗流。单一的气体解吸、扩散或渗流研究只能反映煤层气体产出的局部特征。针对煤层气的多尺度流动特征,拟改造煤岩渗透率检测装置,创建煤层气体解吸-扩散、煤岩变形和渗透率变化同步测量装置,实现不同应力和温度下煤岩心的气体等温吸附线、扩散系数、煤岩应变量和渗透率的同步测量;基于气体多组分竞争吸附、气体溶解-液相扩散、理论应变和全张量动态渗透率等基础模型,结合实验测量结果,分别确定各模型中的特征参数,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揭示煤层气体在不同尺度上的运移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流固耦合条件下的煤层气多尺度运移模型,并改进现有煤层气开发模拟器,揭示煤层气体赋存和产出特征,对煤层气生产模拟提供理论指导。

结项摘要

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多个尺度的传质,包括气体解吸、扩散和渗流,不同尺度之间互为源汇,相互影响显著。单一的气体解吸、扩散或渗流研究只能反映煤层气体产出的局部特征。同时,气体解吸将改变煤岩孔隙结构,进一步影响气体扩散和渗流。本项目通过改造煤岩渗透率检测装置,研发了煤层气体解吸-扩散、煤岩变形和渗透率变化同步测量装置;通过气体等温吸附线、煤岩应变量和渗透率三种宏观渗流特征参数的同步测量,确定了煤层气体在不同尺度上的运移特征;结合气体多组分竞争吸附、气体溶解-液相扩散、理论应变和全张量动态渗透率等基础模型,建立了流固耦合条件下的煤层气体多尺度运移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煤层气开发模拟器中的流动模型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气体吸附不同于低压吸附,通常呈现出多层吸附与吸附反转特征。一方面,吸附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宏观表现,低压时流固相互作用占主导,以吸附态为主,随压力增大,流流相互作用不断强化,游离态占比不断提升,呈现出吸附反转特征,即过剩吸附量随压力增大先增大后略有降低。另一方面,在分子间力作用下,气体分子首先附着在煤岩表面上,形成单层吸附,而当煤岩表面完全被气体分子占据后,随压力继续增大,气体分子将附着在已吸附气体分子表面,形成多层吸附。研究结果还表明,煤岩的裂隙变形和渗透率变化本质上受储层压实和基质收缩两种效应共同作用,并通常呈现出应力反转特征。一方面,开发初期储层压实占主导,煤层渗透率较低,随开发进行,应力释放,储层压实效应减弱。另一方面,随开发进行气体不断解吸,并诱使基质产生收缩变形。在储层压实和基质收缩的共同作用下,煤岩裂隙通常先闭合后重新张开,表现为渗透率先略有下降后不断强化。多层吸附后会产生额外的斥力效应,岩石变形程度更高。本项目对于揭示煤层气体在不同尺度孔隙中的流动特征和相互作用机制,提高煤层气生产过程模拟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Permeability Prediction Method for Dipping Coal Seams at Varying Depths and Production Stages in Northeastern Ordos Basin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不同深度、不同生产阶段倾斜煤层渗透率预测方法
  • DOI:
    10.1021/acs.energyfuels.0c0320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Energy & Fuels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Zeng Quanshu;Wang Zhiming;Huang Tianhao
  • 通讯作者:
    Huang Tianhao
Insight on Coal Swelling Induced by Monolayer and Multilayer Adsorption
单层和多层吸附引起的煤膨胀的见解
  • DOI:
    10.2118/204475-pa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SPE Journal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Zeng Quanshu;Wang Zhiming
  • 通讯作者:
    Wang Zhiming
煤岩吸附高压甲烷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石油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泉树;高清春;汪志明
  • 通讯作者:
    汪志明
Gas crossflow between coal and sandstone with fused interface: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
具有熔融界面的煤与砂岩之间的气体横流:实验和建模
  • DOI:
    10.1016/j.petrol.2019.10656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
  • 作者:
    Guo Xiao;Wang Zhiming;Zeng Quanshu;Liu Liangqian
  • 通讯作者:
    Liu Liangqian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岩渗透率的应力和温度敏感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石油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泉树;汪志明
  • 通讯作者:
    汪志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大尺寸实验的水平井筒压降预测模型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志明;杨健康;张权;王小秋;高宏;曾泉树;赵岩龙
  • 通讯作者:
    赵岩龙
混合型流入控制装置改进及性能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泉树;汪志明;王小秋;魏建光;邹伟林;李毅巍
  • 通讯作者:
    李毅巍
一种新型AICD的设计及其数值模拟
  • DOI:
    10.13639/j.odpt.2015.02.027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石油钻采工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泉树;汪志明;王小秋;魏建光;邹伟林;李毅巍
  • 通讯作者:
    李毅巍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3D数字岩心渗流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测 井 技 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青松;曾泉树;赵岩龙;郭肖
  • 通讯作者:
    郭肖
自调流式喷管型ICD的设计与数值验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泉树;汪志明;魏建光;王小秋;郭肖
  • 通讯作者:
    郭肖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