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地区丛枝菌根真菌与湿地植物相互作用及机理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1000064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0106.微生物与环境互作
- 结题年份:2013
- 批准年份:2010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1-01-01 至2013-12-31
- 项目参与者:郭伟; 王向琴; 郭通; 牛源;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丛枝菌根真菌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湿地AM真菌的功能的认识才刚刚起步,尤其AM真菌对于湿地植物的作用研究应是今后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拟选取白洋淀地区6个不同样地,调查湿地植物根际的AM分布状况,识别样地AM真菌的种类,进行多样性分析,找到优势菌种。分析土著AM的共生结构,从而认识湿地环境中菌根共生结构是否存在特殊性。利用样地筛选出的AM真菌进行室内栽培实验,拟探明根际中土著AM真菌对湿地植物生长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通过AM真菌对湿地植物光合效应和植物内源激素影响的研究,揭示湿地环境AM真菌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为湿地环境中AM真菌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为充分利用AM真菌资源、促进白洋淀湿地植物的生长、湿地植被恢复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国内湿地生态系统中AM菌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尤其在AM真菌湿地环境多样性方面。目前的研究仅限于部分的湿地环境如海岸、湖沼等盐生环境,对淡水湿地、人工湿地、季节性湿地、高原湿地等环境中植物AM真菌多样性的研究仍然很少,难以对湿地植物AM真菌的多样性形成一致的结论,加强不同生境中AM真菌多样性的横向调查和分析,有利于揭示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本研究以白洋淀为例,通过对白洋淀淀区内8个自然生境下芦苇根际AM真菌空间分布和土壤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芦苇能与AM真菌形成共生关系,AM真菌不同结构定殖和孢子密度与样地生态条件密切相关。菌丝定殖率和总侵染率在光淀张庄最高。AM真菌和土壤因子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速效P对泡囊侵染率、菌丝侵染率、总侵染率的影响最大,并呈显著负相关。其次影响大的是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丛枝侵染率与土壤因子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孢子密度与泡囊、菌丝定殖率和总定殖率呈明显正相关。通过对白洋淀淀区内8个自然生境下芦苇根际AM真菌空间分布和土壤成分测定分析,探明淡水湿地环境中AM真菌种类、宿主植物侵染状况及影响因子,旨在为充分利用AM真菌资源、促进湿地植物的生长、白洋淀湿地植被恢复和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和应用参考。. 本研究还以天津滨海区为例, 就滨海盐碱地地区不同土壤改良措施下的AM真菌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优势类群做初步研究,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微生物区系及其对生长限制因子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在生物修复过程中AM真菌及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土壤环境因子变化的关系,为评价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治理效果提供借鉴。通过对天津滨海盐碱地地区不同土壤改良措施下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优势类群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按盐渍化程度划分包括了轻度、中度、重度、盐土四种类型。土壤类型是影响AM菌根分布和侵染的重要因子。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侵染率的差异与真菌群落在不同时空环境变化及土壤等条件下的变化有关。不同类型盐碱地相同植物的AM真菌侵染率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本研究中在重度盐碱化土壤中,芦苇的AM侵染率达到了28.2%,碱蓬的侵染率达到了27%。微生物总量较少,细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全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细菌的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相关。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白洋淀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及节水对策分析——以保定市为例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农业经济
- 影响因子:--
- 作者:马楠;全向春;郭伟
- 通讯作者:郭伟
白洋淀湿地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分布特征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马楠;郭伟;王强;全向春
- 通讯作者:全向春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钠钛硅酸盐精细结构及其拉曼活性分子振动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研究
- DOI:10.13883/j.issn1004-5929.20190106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光散射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何莹霞;尤静林;王建;马楠;吴志东;杨冶金
- 通讯作者:杨冶金
钴析氧催化剂原位制备及其结合半导体硅的光解水制氢性能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应用化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马楠;高国锋;郝根彦;赵强;李晋平
- 通讯作者:李晋平
华南高山背景地区黑碳云内清除特征
- DOI:--
- 发表时间:2022
- 期刊:中国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徐海保;马楠;杨争;彭龙;谢林宏;何瑶;陶江川;洪娟;王俏巧;王伯光;毕新慧
- 通讯作者:毕新慧
海上油气田双层套管射孔穿透性能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文敏;邱浩;毕刚;马楠;潘豪;侯泽宁
- 通讯作者:侯泽宁
基于单边选择链和样本分布密度融合机制的非平衡数据挖掘方法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电子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树鹏;马楠;杨炳儒;张德政
- 通讯作者:张德政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