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二叠纪-侏罗纪镁铁质岩墙群几何学、运动学和岩石成因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7207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4.岩石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Since the early 1980's, a great deal of work had been done on the large-scale mafic dyke swarms along volcanic rifted margins and on stable cratons. However, mafic dyke swarms developed in orogenic belts have been poorly studied,and emplacement mechanism and petrogenesis of the mafic dyke swarms in a supra-subduction zone environment have been rarely identified. Recently, 6 suits of mafic dyke swarms were newly discovered during our field researches in East Kunlun orogen belt,western China.Zircon U-Pb and hornblende 40Ar/39Ar dating showed that these dyke swarms were emplaced during Permian-Jurassic(278-160 Ma),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ctonic evolution from slab subduction of the Paleotethys to postorogenic processes. On the basis of remote sensing and field geological surveys, this project plans to study petrology, mineralogy,structural geology,rock magnetism and magnetic fabric, isotope geochronology, geochemistry and magma dynamics of the mafic dyke swarm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and compositional zoning, magma flow fabrics and emplacement mechanism,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magma, and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mafic dyke swarms,an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 of mafic dyke swarms with tectonic paleostress, mantle chemical variations,subduction azimuth and dip,and the role of subducted slabs in magmatism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orogenic belt.
近30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对火山裂谷边缘和稳定克拉通等环境的大型镁铁质岩墙群开展了深入研究。然而,对造山带镁铁质岩墙群的研究还很薄弱,对于在俯冲带上方为何会产出镁铁质岩墙群以及相关的岩浆成因机制等重要科学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深入认识。近年来,本项目组在东昆仑造山带初步厘定了6个二叠纪-侏罗纪镁铁质岩墙群,其形成时代介于278-160Ma之间,跨越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后造山全过程。本申请拟在遥感地质和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岩墙群开展深入的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地质学、岩石磁学和磁组构、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浆动力学综合研究,揭示不同时代镁铁质岩墙的内部结构、岩浆流动组构、侵位机制、岩浆起源演变和时空分布规律。这项研究,对于理解复合造山带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镁铁质岩墙群与地壳古应力场调整、地幔化学演变以及俯冲板片的状态和作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对火山裂谷边缘和稳定克拉通等环境的大型镁铁质岩墙群开展了深入研究。然而,对造山带镁铁质岩墙群的研究还很薄弱,对于在俯冲带上方为何会产出镁铁质岩墙群以及相关的岩浆成因机制等重要科学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深入认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从2013-2016年,本项目组对青藏高原北部的东昆仑造山带二叠纪-晚三叠世的镁铁质岩墙群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东昆仑造山带是古特斯岩浆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古特斯洋壳的北向俯冲、碰撞和最终闭合,东昆仑造山带二叠纪-三叠纪期间发育了一系列的镁铁质岩墙群,主要由分布于早二叠世的小庙岩墙群(278 Ma)、中二叠世的邱吉东沟岩墙群(266 Ma)、早三叠世的白日其利岩墙群(251 Ma)和晚三叠世的冰沟岩墙群(226 Ma)及南山口岩墙群(214Ma)组成。从岩墙群的时间分布来看,只有中三叠世不发育岩墙群,指示东昆仑造山带挤压的构造应力。岩墙磁组构分析表明,二叠纪的岩墙群(例如小庙地区),已经受到了后期强烈的应力挤压作用,无法示踪岩浆流动方向;而晚三叠世的岩墙群(比如南山口地区),没有经过后期构造应力的叠加作用,可以很好的示踪岩浆的流动方向。南山口的角闪石温压计也指示岩浆上升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减压过程,这些证据表明,东昆仑造山带在晚三叠世处于构造伸展阶段。东昆仑岩墙群的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浆上升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其中,巴隆和白日其利岩墙群的地壳混染最的岩墙则地壳混染较弱,微量元素和同位素证据显示其来源于被俯冲带流体交代过的岩石圈地幔。结合同期伸展的构造应力环境,本文认为,冰沟岩墙形成于东昆仑造山带从挤压到伸展的构造应力转折时期。综合分析得出,东昆仑造山带在二叠纪-早三叠世期间处于古特提斯洋壳俯冲阶段,中三叠世属于古特提斯洋消亡及陆-陆碰撞造山作用时期,而晚三叠世则逐渐从挤压的构造环境向伸展构造应力转变。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Recycling of oceanic crust from a stagnant slab in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Evidence from Cenozoic continental basalts in Zhejiang Province, SE China
地幔过渡带静止板片中洋壳的再循环:来自中国浙江省新生代大陆玄武岩的证据
  • DOI:
    10.1016/j.lithos.2015.05.021
  • 发表时间:
    2015-08
  • 期刊:
    Litho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Yanqing Li;Changqian Ma;Paul T Robinson
  • 通讯作者:
    Paul T Robinson
Evaluation of late Permian mafic magmatism i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as a response to plume-subduction interaction
评价青藏高原中部晚二叠世镁铁质岩浆作用对地幔柱-俯冲相互作用的响应
  • DOI:
    10.1016/j.lithos.2016.08.011
  • 发表时间:
    2016-11
  • 期刊:
    Litho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Liu Bin;Ma Chang-Qian;Guo Pan;Sun Yang;Gao Ke;Guo Yu-Heng
  • 通讯作者:
    Guo Yu-Heng
Early Paleozoic high-Mg diorite-granodiorite in the eastern Kunlun Orogen, western China: Response to continental collision and slab break-off
中国西部昆仑造山带东部早古生代高镁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对大陆碰撞和板片断裂的响应
  • DOI:
    10.1016/j.lithos.2014.10.003
  • 发表时间:
    2014-12
  • 期刊:
    Litho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Fuhao Xiong;Bin Liu;Jianwei Li;Yuanming Pan
  • 通讯作者:
    Yuanming Pan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Cenozoic intra-plate basalts in east-central China: Constraints on recycling of an oceanic slab in the source region
中国中东部新生代板内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源区大洋板片回收的制约因素
  • DOI:
    10.1016/j.lithos.2016.06.012
  • 发表时间:
    2016-10
  • 期刊:
    Litho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Li, Yan-Qing;Ma, Chang-Qian;Robinson, Paul T.
  • 通讯作者:
    Robinson, Paul T.
敦煌地块三危山地区花岗岩体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雷敏;郭文峰;张昕;陈红杰
  • 通讯作者:
    陈红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东昆仑水闸东沟;黄龙沟金矿床硫化物矿物学特征对可见金形成条件的制约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矿床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金阳;马昌前;李建威
  • 通讯作者:
    李建威
大陆剥离速率与造山隆升速率研究的某些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质科学情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坤光;马昌前
  • 通讯作者:
    马昌前
石英 SEM- CL 微结构及其在岩石学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佘振兵;李艳青;马昌前
  • 通讯作者:
    马昌前
东昆仑香加花岗质岩体中镁铁质包体成因:岩相学及地球化学证据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拯纬;马昌前;付建明;卢友月;史洪峰;熊富浩
  • 通讯作者:
    熊富浩
华南幕阜山花岗伟晶岩的矿物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 DOI:
    10.3799/dqkx.2018.37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乐广;王连训;田洋;马昌前;周芳春
  • 通讯作者:
    周芳春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马昌前的其他基金

探测东昆仑造山带三叠纪花岗质岩基生长过程及其与火山活动的耦合/脱耦机制
  • 批准号:
    42130309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292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大别造山带中生代侵入岩类成因、岩浆动力学与构造体制转换
  • 批准号:
    40334037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1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大别山古生代岩浆弧与基--酸性岩石间的研究动力学联系
  • 批准号:
    49972022
  • 批准年份:
    1999
  • 资助金额:
    1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别山燕山期岩浆动力学垂向演变与陆壳剖面的差异隆升
  • 批准号:
    49572100
  • 批准年份:
    1995
  • 资助金额:
    1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造山花岗岩热动力状态和岩浆分异的演化程式
  • 批准号:
    49070088
  • 批准年份:
    1990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