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孔隙内原油活化条件的动力学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10403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2.油气开采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我国东部老油田尤其是大庆油田,主力区块已进入高含水期或特高含水期,宏观和微观剩余油都高度分散,而这部分剩余油总量占相当比例,对保持油田稳产和延缓递减至关重要。仅采用宏观精细挖潜,通过扩大扩及体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有限,其结果是大量剩余油仍残留在地下。需要从孔隙尺度研究水驱和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的存在形式及其活化的微观和宏观条件,为挖潜高含水期剩余油提供技术支持。本项目采用CT、金相显微镜和荧光分析显微镜研究微观孔隙结构、微观剩余油存在形式,并刻画出不同孔隙类型和剩余油形态的理想模式,以此为基础,建立微观残余油活化的动力学模型,同时实现对现有微观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的定量化测量改装,对理论模型进行有效的验证。进而,通过数值计算确定出微观残余油活化的微观条件和宏观条件。最后,以宏观启动条件为依据,筛选出适合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的合理驱替剂和驱替方式。

结项摘要

课题完成了项目计划内容。我国东部老油田尤其是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高度分散,而这部分剩余油对保持油田稳产和延缓递减至关重要。需要从孔隙尺度研究水驱和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的存在形式及其活化的微观和宏观条件,为挖潜高含水期剩余油提供技术支持。本项目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理论模型建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微观残余油活化的微观条件和宏观条件研究,筛选出适合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的合理驱替剂和驱替方式。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得到了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剩余油赋存状态类型.通过对6块岩心拍摄自然断面上金相照片1800张、荧光照片1800张,利用金相区分岩石颗粒与孔隙,研究了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认为,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微观结构特征参数是孔喉比、形状因子。利用荧光技术区分油水,将剩余油划分为盲状、油膜状、角隅和簇状等4种类型。.2、认识了不同形状孔隙内流体微观流动规律.应用变分方法得到了三角形和矩形毛管内流量与压差的定量关系。变分结果、数值结果与有关文献解析解、数值解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幂律指数和截面形状对综合阻力系数、等效渗透率及流量-压差关系的影响。通过改进Binding理论在孔隙尺度下粘弹性流体渗流规律研究的应用,使其能够反映粘弹流体的渗流特性。.3、建立了微观残余油活化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把多孔介质孔隙形态简化为收缩-扩张、扩张-收缩两种典型流道,建立了牛顿流体在其中流动的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分析了不同模型参数条件下的流体流动特征,给出了流体的流动规律;利用应力法确定了孔隙内有效波及效率。.在孔隙内油滴受力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孔隙尺度粘弹性流体驱油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拉伸指数大于1,是粘弹性聚合物在油田实际能够达到流速条件下,启动油膜的必要条件。同时,对现有微观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进行了改装,实现了微观孔隙内原油启动条件定量化测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有效验证。 .4、筛选出两种高含水期有效的驱替方式.通过活性水,普通聚合物和二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得到:二元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的幅度最大,分析发现采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既可以利用聚合物的增黏能力提高驱油剂的波及效率,同时又可以通过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改善了微观驱油效率。.通过多段塞变浓度聚合物驱和单段赛等浓度聚合物驱实验对比,得出多段塞变浓度聚合物溶液驱油的效率和波及体积,均高于单段塞等浓度的聚合物溶液。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5)
专利数量(0)
应用变分法计算三角形截面毛管中的流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二龙,李东亮,高玉鑫
  • 通讯作者:
    杨二龙,李东亮,高玉鑫
二类油层水平井潜力界限确定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国良
  • 通讯作者:
    张国良
Bayesian Model Averaging for Lasso using Regularization Path
使用正则化路径对 Lasso 进行贝叶斯模型平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EECM2011Wuhan,China.LNE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Mei Wang,Erlong Yang
  • 通讯作者:
    Mei Wang,Erlong Yang
超短半径侧钻水平井选层技术界限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石油钻采工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二龙,王景翠,高玉鑫
  • 通讯作者:
    杨二龙,王景翠,高玉鑫
基于量子门线路的量子神经网络模型及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控制与决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盼池;宋考平;杨二龙
  • 通讯作者:
    杨二龙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输入K-近邻的正则化路径上SVR贝叶斯组合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梅;曾昭虎;孙莺萁;杨二龙;宋考平
  • 通讯作者:
    宋考平
基于Bloch量子遗传算法的倒立摆模糊控制器优化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高技术通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盼池;宋考平;杨二龙
  • 通讯作者:
    杨二龙
一种利用霍尔导数曲线反求地层参数的新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冉令博;杨二龙
  • 通讯作者:
    杨二龙
稠油厚油层聚驱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贡献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石 油 化 工 高 等 学 校 学 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焦钰嘉;杨二龙
  • 通讯作者:
    杨二龙
二三结合模式下水驱与化学驱配产配注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石 油 化 工 高 等 学 校 学 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海娇;杨二龙
  • 通讯作者:
    杨二龙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二龙的其他基金

高应力差致密油藏微观孔隙结构应力变形下原油动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5227403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考虑孔隙变形的致密油储层基质-裂缝系统渗流机理研究
  • 批准号:
    51574085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