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功能影像对乳腺癌血流、代谢和诊断效能的比较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57169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703.超声医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Breast cancer is a vascular-dependent disease. Breast cancer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non vascular stage and vascular stage. The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is standard of reference in the angiogenesis study, but it is performed with excised mass in vitro. Contrasted to MVD, the functional imaging has advantage that it can noninvasively evaluate the angiogenesis and metabolism of tumors in vivo. The functional imaging is promising to achieve early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and worth to be studied, which make it a hot issue. The combination study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 imaging technology is yet not performed, resulting in a lack of application guidance in clinic. Based on long-term study in breast imaging and thermal texture imaging of breast cancer previously, our team will combine multiple functional imaging technology to study microvessel and metabolism of breast cancer, including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ET/CT and thermal texture imaging. Comparative and combined study with quantitative and semi-quantitative parameters in diagnostic performance analysis, effect/cost ratio evaluating, and influence effect assessment of clinic stage, histopathologic classific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will be performed. The result can provide clue to optimization application of breast imaging technology.
乳腺癌是一种血管依赖性疾病,乳腺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无血管期和血管期。肿瘤血管密度计数(MVD)是最常用的研究肿瘤新生血管的金标准,但该方法需要肿瘤切除标本。功能影像研究肿瘤血流和代谢极具优势,能够在活体无创性反映肿瘤及周围组织的微循环灌注、肿瘤功能及代谢,可望在乳腺癌早期作出诊断,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成为研究热点。但相关研究缺乏多种功能影像对乳腺癌血流、代谢和诊断效能的比较性研究,导致临床应用缺乏客观的科学依据和确切的指导意见。本研究基于长期对乳腺癌影像诊断和热层析成像临床应用的研究基础,拟采用多种功能影像技术(CEUS、MRI、PET-CT和热层析成像)对乳腺肿瘤的血管灌注和代谢变化的定量和半定量参数进行研究,明确各种功能影像的诊断效能、效/费比以及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对多项评估指标和诊断效能的影响,通过比较性和综合性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肿瘤血管密度计数(MVD)是乳腺癌最常用的研究肿瘤新生血管的金标准,但该方法需要肿瘤切除标本。功能影像(CEUS、MRI、PET-CT和热层析成像)研究肿瘤血流和代谢极具优势,能够在活体无创性反映肿瘤及周围组织的微循环灌注、肿瘤功能及代谢,可望在乳腺癌早期作出诊断。本研究采用多种功能影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血管灌注和代谢变化的定量和半定量参数进行研究,明确各种功能影像的诊断效能、效/费比以及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对多项评估指标和诊断效能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超声造影(采用造影剂声诺维),评价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的独立诊断效能和联合诊断效能,结果显示功能影像即超声造影能够提升乳腺癌的诊断效能。联合热层析成像功能影像研究,能够提升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VEGFR2靶向造影剂,其体外寻靶能力及超声显影效果,并评估VEGFR2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增生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靶向超声微泡能与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VEGFR2特异性结合,结合能力明显高于非靶向微泡组。病理结果表明增生模型较正常组VEGFR2表达水平明显增高。VEGFR2靶向超声造影显示信号强度与VEGFR2表达水平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本研究还分析超声造影对发现乳腺癌术后局部淋巴结复发的诊断效能,并探究原发乳腺癌预后因子与乳腺癌术后局部淋巴结复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淋巴结增强模式、AUC,WORR在局部复发的淋巴结与阴性淋巴结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鉴别乳腺癌术后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最高,分别是85.7%, 100%, 100%, 97.3%, 97.7%。同时,本研究总结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超声BI-RADS征象及热层析图像特征,探讨各分子分型乳腺癌与其超声BI-RADS征象及热层析图像特征的相关性。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与其超声BI-RADS征象有一定相关性, 乳腺癌各分子分型与其热层析图像特征有一定相关性,Luminal A like型乳腺癌在患侧乳头与对侧乳头温度差、患侧乳晕与对侧乳晕温度差、患侧乳房与对侧乳房温度差均较HER-2过表达型小,Luminal A like型乳腺癌热层析曲线特征多贴近30°。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highly aggressive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from a complex cystic breast mass and BI-RADS assessment: A case report
来自复杂囊性乳腺肿块的高度侵袭性浸润性导管癌和 BI-RADS 评估:病例报告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Medicine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Yixuan Li;Yulan Peng;Xin He
  • 通讯作者:
    Xin He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超声BI-RADS诊断乳腺癌的Meta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西部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玉霜;彭玉兰;金亚;赵海娜;杨盼
  • 通讯作者:
    杨盼
The sonographic findings of micropapillary pattern in pure mucinous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乳腺单纯性粘液癌微乳头形态的超声表现
  • DOI:
    10.1186/s12957-018-1449-8
  • 发表时间:
    2018-07-24
  • 期刊:
    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Zhang H;Qiu L;Peng Y
  • 通讯作者:
    Peng Y
VEGFR2靶向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研究进展
  • DOI:
    10.13929/j.1003-3289.20180615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欢;阎锋;王红;黄建波;彭玉兰
  • 通讯作者:
    彭玉兰
冻干法制备VEGFR2靶向超声微泡体外寻靶及显影实验
  • DOI:
    10.13464/j.scuxbyxb.2018.06.02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欢;彭玉兰;王红;黄建波;阎锋
  • 通讯作者:
    阎锋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结直肠肿瘤腔内造影剂充盈超声检查法及常规经腹超声检查法诊断价值对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0
  • 期刊:
    华西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庄华;彭玉兰;罗燕;张琼;李朝霞
  • 通讯作者:
    李朝霞
微泡强化声溶栓物理条件优化的正交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翔;喻琴梅;刘挺;王红;庄华;罗燕;彭玉兰;ZHOU Xiang 1 , YU Qinmei 2 , LIU Ting 2 , WANG Hon
  • 通讯作者:
    ZHOU Xiang 1 , YU Qinmei 2 , LIU Ting 2 , WANG Hon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强化特征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邱逦;罗燕;彭玉兰;周翔
  • 通讯作者:
    周翔
九顶山维管植物数据库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信芬*;彭玉兰;涂卫国;刘士
  • 通讯作者:
    刘士
微泡对气体交换影响的理论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生物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翔;柳晓军;李珂;庄华;罗燕;彭玉兰;解慧琪
  • 通讯作者:
    解慧琪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