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系统发生关系的复原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27200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10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201.古生物、古人类和古生态学
- 结题年份:2016
- 批准年份:2012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3-01-01 至2016-12-31
- 项目参与者:王修强; 廖馨; 吴海辉; 崔苗; 曹廷; 孙晓艳; 徐宾;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Extant arthropods represent highly evolved crown lineage arthropods. The fossil record is incomplete and the missing history of evolutionary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in arthropods had led the phylogeny reconstruction questionable.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530 Ma-old, Early Cambrian fossil fauna fill the gap and the fossils provide a novel evidence for phylogeny reconstructing of the Arthropoda. In the proposal, we will adopt modern cladistic approach for establishing the kinship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axa by performing an outgroup analysis and evolutionary polarity and change of state in each of the select characters of the studied groups b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primitive state (plesiomorphy) and shared derived state (synapomorphies) of each of the select observable characters in the studied group. The following taxa will choose for our cladistic recostruction: panarthropod stem-lineage groups; panarthropod stem lineages + proarthropods; Mandibulata and Chelicerata. In addition we also will accept phenetic method and use molecular data for tree reconstruction of crustaceans + insects; crustancean + myriopods. All the phylogeny reconstructions in above will archive a grand scenario for evolutionary tree of the arthropoda.
现生节肢动物均由高度演化的节肢动物冠支类群所组成,因此关于节肢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历史的复原主要借助于对化石的研究。因而节肢动物化石记录的不完整性给节肢动物系统发生的复原带来了困难。最近发现,5亿3千万年前寒武纪早期帽天山页岩化石群填补了以上化石缺失的历史,为展现节肢动物的系统发生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本项目将以分支系统学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所研究类群(现生和绝灭)的可观察特征进行特征极性和性状状态的分析,以及祖征和新征的鉴别,分别对:泛节肢动物干支类群、有颚类(甲壳动物+昆虫+多足纲)和螯肢动物进行系统发生关系的复原。同时以分子系统学作为辅助手段,分别复原昆虫+甲壳动物和多足纲+甲壳动物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重建节肢动物系统树。
结项摘要
本课题以重建节肢动物系统发生关系以及重大分歧事件时间准确估算为主要目标。目前已经完成包括肢口动物、甲壳动物、百足动物、无翅类昆虫和有翅类群昆虫在内20多序列的测序和组装。下一步通过结合包括未发表天鹅绒和其他27个已发表基因组和转录组序列对比研究以及选择多个可靠化石校正参数,重建节肢动物和昆虫的系统发生树和估算分歧事件的时间。利用蛋白库数据,通过蛋白域比较分析,重建节肢动物和昆虫蛋白域的演化模型。.本课题以毛虫作为实验动物开展了昆虫高寒、低氧和高辐射环境适应遗传学背景及其演化的研究。通过分布不同海拔高度毛虫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研究,在13个基因中,所有基因都受到纯化选择,其中发现2个基因发生了插入和突变,三维建模显示以上突变可能导致蛋白高级结构的改变,使结构更加紧密。对其他9个线粒体基因进行QPCR荧光定量分析,发现这些基因随毛虫生存海拔的升高而发生表达抑制。这一现象与脊椎动物高原适应所产生的结果完全相反的,表明高原适应机制在不同生物类群之间存在差异。基因组水平高原适应遗传学背景的研究,已完成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发现了86个受到正选择的基因。GO富集查找提示这些正选择基因主要与低氧、低温和强紫外辐射有关。瓢虫植食、肉食和菌食不同食性转换遗传学背景的研究,已完成包括肉食性、菌食性和植食性瓢虫转录组测序,和对以上4种瓢虫和其它27种已发表昆虫虫转录组的组装(包含其他瓢虫科昆虫),并已着手构建瓢虫系统发生关系树和不同食性瓢虫分歧时间估算。蝽科吸植汁/吸血食性转换遗传学背景及演化的研究已完成对3种蝽科的测序,结合现有4种昆虫转录组数据,对其进行组装。将进一步利用比较基因组方法对吸血性的蝽科昆虫进行基因筛选,以便发现与吸血相关基因。目前已完成系统发生关系的重建,正在对目标基因集进行筛选以及食性转变遗传机制分析和关键食性基因的挖掘,为农业昆虫害虫防治、天敌昆虫利用提供基因组水平的参考信息,为医学昆虫防控提供有价值的药物靶基因资源。以萤火虫为实验动物开展了昆虫水陆生存环境转换遗传学背景及其演化的研究。已完成水生萤火虫和陆生萤火虫转录组测序和组装以及基因表达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构建基于选择压力分析的系统发生树和分歧时间的估算;筛选快速演化和受正选择的目标基因,并对这些基因所编码蛋白进行三维建模;并结合序列差异,从基因表达和序列变异角度阐释水生和陆生适应演化分子遗传背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equence variation and expression pattern of mitochondrial genes reveal the adaptive evolution of two Gynaephora species (Lepidoptera: Lymantriinae) from different high-altitude environments
线粒体基因的序列变异和表达模式揭示了来自不同高海拔环境的两种雌雄同体物种(鳞翅目:舞毒亚科)的适应性进化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Gene
- 影响因子:3.5
- 作者:陈均远
- 通讯作者:陈均远
Evaluation of candidate reference genes for RT-qPCR studies in three metabolism related tissues of mice after caloric restriction
选择可靠的内参基因用于文昌鱼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的定量RT-PCR标准化
- DOI:10.1038/srep37549
- 发表时间:2016-01-01
- 期刊:Sci. Rep.
- 影响因子:--
- 作者:Gong, H.
- 通讯作者:Gong, H.
Dating the origin of major lineages of Branchiopoda.
测定鳃足纲主要谱系的起源。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Palaeoworld
- 影响因子:1.7
- 作者:Sun XY
- 通讯作者:Sun XY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微体化石3D结构的同步辐射无损成像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黎刚;陈均远;冼鼎昌;殷宗军;Paul Tafforeau
- 通讯作者:Paul Tafforeau
寒武纪早期疑难生物类群阿纳巴管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古生物学报, 44 (1). 57-65, 2005.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均远;彭晴晴
- 通讯作者:彭晴晴
贵州前寒武纪陡山沱组磷酸盐化胚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科学通报. 50 (16). 1750-1757, 2005.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均远;迟慧梅
- 通讯作者:迟慧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陈均远的其他基金
早期动物胚胎和成体化石同步辐射研究
- 批准号:41023008
- 批准年份:2010
- 资助金额:200.0 万元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奇妙的寒武纪复杂生命之网
- 批准号:40720003
- 批准年份:2007
- 资助金额:20.0 万元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节肢动物头区起源及相关分子演化遗传学问题
- 批准号:40772001
- 批准年份:2007
- 资助金额:44.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澄江动物群和早期动物胚胎、幼虫和微型成体化石的研究以及“寒武纪”大爆发事件的再认识
- 批准号:40432006
- 批准年份:2004
- 资助金额:150.0 万元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动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宏观图景
- 批准号:40032020
- 批准年份:2000
- 资助金额:200.0 万元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
- 批准号:49920028
- 批准年份:1999
- 资助金额:20.0 万元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前寒武纪瓮安动物群及其埋藏学、生态学和发育生物学
- 批准号:49872004
- 批准年份:1998
- 资助金额:18.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晚前寒武--早古生代生物圈演化生物沉积作用和重大事件
- 批准号:48770119
- 批准年份:1987
- 资助金额:4.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