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和非造山环斑花岗岩结构成因对比研究——以中央造山带和华北克拉通环斑花岗岩为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17206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4.岩石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环斑结构成因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研究课题。经典的元古宙克拉通环斑花岗岩的研究和近年来造山带环斑花岗岩的发现揭示了环斑结构的多样性。本项目以中央造山带显生宙环斑花岗岩和华北克拉通元古宙环斑花岗岩为例,拟开展系统的岩相学、矿物学研究,确定其环斑结构特征;应用新的测试技术,开展主要矿物主量、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研究,确定不同世代矿物成分的特征、变化规律和物质来源及其与岩浆演化的关系;对斑晶和基质分别进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探讨其成分变化特征、物质来源及岩浆演化过程与环斑形成过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造山带和克拉通上环斑花岗岩结构的对比研究,总结其异同,确定不同类型环斑结构成因机制、形成条件和动力学背景,丰富环斑结构成因和形成条件的认识,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结项摘要

中央造山带和华北克拉通上环斑花岗岩的岩相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对比研究显示,非造山和造山带环斑花岗岩的结构特征总体基本一致,即发育卵球状的碱性长石,有的具有斜长石外壳。但不同环境下环斑花岗岩的源区物质组成不同,造山带的以古老的壳源物质为主,有一定的年轻组分贡献,具有岩浆混合的特征。这与造山带中环斑花岗岩体中发育岩浆暗色包体的现象一致。岩浆演化和区域地质综合分析显示,其形成于后碰撞环境。非造山环斑花岗岩的源区为古老的壳源物质,中央造山带西段与华北克拉通上元古宙环斑花岗岩的源区特征一致,形成时间相似,显示其均为北半球元古宙巨型环斑花岗岩带的成员,形成于非造山环境,表明中央造山带西段的基底与华北克拉通相似。在环斑结构形成机制上, 造山带环斑花岗岩的环斑结构是在岩浆结晶过程中, 岩浆成分和温度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与岩浆混合有关;非造山环斑花岗岩的环斑结构主要与岩浆作用过程中压力的降低有关,环斑结构是在减压阶段形成的,环斑长石中的钾长石卵球是在压力较高的条件下结晶的,环斑长石的斜长石外壳和基质是减压之后形成的。年代学研究显示,减压过程比较短。这些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环斑花岗岩和环斑结构成因机制的认识。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roterozoic rapakivi granites from the North Qaidam orogen, NW China: Implications for basement attribution
中国西北柴达木造山带元古代拉帕基维花岗岩:对基底归属的影响
  • DOI:
    10.1016/j.gr.2014.09.018
  • 发表时间:
    2015-12
  • 期刊:
    Gondwana Research
  • 影响因子:
    6.1
  • 作者:
    Wang Xiaoxia;Wang Tao;Castro Antonio;Hu Nenggao
  • 通讯作者:
    Hu Nenggao
Neoproterozoic, Paleozoic, and Mesozoic granitoid magmatism in the Qinling Orogen, China: Constraints on orogenic process
秦岭造山带新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花岗岩岩浆作用:对造山过程的制约
  • DOI:
    10.1016/j.jseaes.2012.11.037
  • 发表时间:
    2013-08
  • 期刊: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Wang Xiaoxia;Wang Tao;Zhang Chengli
  • 通讯作者:
    Zhang Chengli
秦岭造山带花岗质岩浆作用与造山带演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晓霞;王涛;张成立
  • 通讯作者:
    张成立
Wang Xiaoxia, Wang Tao, Castro A., Hu Nenggao. Proterozoic rapakivi granites from the Paleozoic North Qaidam orogen, NW Chin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basement attribution.
王晓霞,王涛,卡斯特罗,胡能高。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Gondwana Research
  • 影响因子:
    6.1
  • 作者:
    Wang Xiaoxia;Wang Tao;Castro;Hu Nengao
  • 通讯作者:
    Hu Nengao
Neoproterozoic, Paleozoic, and Mesozoic granitoid magmatism in the Qinling 3 Orogen, China: Constraints on orogenic process
秦岭第三造山带新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花岗岩岩浆作用:对造山过程的制约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Wang Xiaoxia;Wang Tao;Zhang Chenli
  • 通讯作者:
    Zhang Chenl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5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7全长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景志忠;房永祥;贾怀杰;王晓霞
  • 通讯作者:
    王晓霞
齐拉西酮对N9细胞增殖和IL-1表达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精神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庆荣;王化宁;孙润珠;邝芳;王晓霞;张娅玲;薛昀赟;彭正午
  • 通讯作者:
    彭正午
DO浓度对EBPR耦合SND处理低C/N污水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骥;王晓霞;李夕耀;彭永臻;贾淑媛
  • 通讯作者:
    贾淑媛
厌氧/好氧SPNDPR系统实现低C/N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优化运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德爽;袁梦飞;王晓霞;陈光辉;甄建园;杜世明;张帆
  • 通讯作者:
    张帆
北京地区人群解偶联蛋白2基因启动子-866G/A变异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立新;王晓霞;鲜彤章;杨泽;孙明晓;王松岚;孙亮;史晓红
  • 通讯作者:
    史晓红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晓霞的其他基金

岩浆混合花岗岩中金属元素和挥发分演化研究及成矿意义:以西秦岭中川花岗岩体为例
  • 批准号:
    42172065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西秦岭花岗岩物源时空演变及深部新老地壳组成结构研究
  • 批准号:
    41572052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9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柴达木盆地南北缘环斑花岗岩的时空分布、成因及构造环境
  • 批准号:
    40872054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