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硝基炸药热解过程中NO3自由基生成与消耗机理的理论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363019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301.化学理论与方法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Nitro explosives with high density, high energy and high detonation velocity has become a class of widely used explosives. Recent study found that NO3 radical would be produced during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RDX (one of nitro explosives). But up to now, in the pyrolysis experiments of nitro explosives (including RDX), NO3 radical has not been detected. Our previous studies reveal the reasons for the disappearance of NO3 radical in RDX pyrolysis products for the first time. While it is unclear whether NO3 radical exists i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all nitro explosives. NO3 radical is an important oxidant in atmospher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In this project, 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generation and consumption reaction mechanisms of NO3 radical during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12 kinds of typical nitro explosives by using quantum chemistry method as well as ReaxFF reactive molecular dynamics, and try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eneration of NO3 radical during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and the main properties of nitro explosives such as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to reveal the reason of its final disappearance. If we get more knowledge of the generation and consumption mechanism of NO3 radical during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it will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its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and its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so it has a theoretical and applicable significance.
含硝基炸药因具有高密度、高能量、高爆速等优点而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类高能炸药。近期有研究发现,作为含硝基炸药之一的RDX在热解过程中会生成NO3自由基,但含硝基炸药(包括RDX)热解实验中却始终没有检测到NO3自由基。本课题组前期研究首次揭示了NO3自由基在RDX热解产物中消失的原因,然而NO3自由基是否在含硝基炸药热解过程中普遍存在,目前尚不清楚。NO3自由基是大气中的重要氧化剂,在大气化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拟利用量子化学和ReaxFF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对12种典型含硝基炸药热解过程中NO3自由基产生及消耗的反应机理进行系统研究,试图揭示NO3自由基的生成与含硝基炸药电子结构等主要特性之间的关系,并探寻NO3自由基最终消失的原因。搞清楚NO3自由基在含硝基炸药热解过程中的形成及消失机制,不仅可增进对含硝基炸药热解机理的认识,而且对研究含硝基炸药对环境的危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结项摘要

含硝基炸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类含能材料,含硝基炸药的热解是目前炸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含硝基炸药热解反应非常迅速,过程中包含大量复杂化学反应,实验方法无法完全确定其热解机理。本项目主要针对含硝基炸药热解过程中NO3自由基的生成与消耗机理进行理论研究。通过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NO2分子与十二种含硝基炸药分子及其热解初始产物的双分子反应,得到了生成NO3自由基反应的过渡态及其势垒、吸放热等,并据此判断了NO3自由基生成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含硝基炸药热解都会生成NO3自由基,NO3自由基源于NO2抽取O原子的反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NO3自由基与十二种含硝基炸药分子及其热解初始产物的双分子反应,研究发现NO3自由基在含硝基炸药热解过程中极易抽取一个H原子而生成HNO3,是NO3自由基在含硝基炸药热解过程中消失的主要原因。此外,通过ReaxFF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含硝基炸药晶体的热解过程,发现含硝基炸药热解过程中均有NO3自由基生成,NO3自由基的数量取决于含硝基炸药的结构及热解过程中NO2的数量。硝铵类炸药RDX、HMX和CL-20,硝酸酯类炸药PETN以及硝基类炸药HNB热解过程中NO3自由基数量较多;而其它硝基类炸药(除HNB外)热解过程中NO3自由基数量较少。主要原因为X-NO2键是硝铵类炸药RDX、HMX和CL-20,硝酸酯类炸药PETN以及硝基类炸药HNB热分解的引发键,热解会产生大量的NO2分子,而其他硝基类炸药热解过程中NO2分子数较少。此外,NO3自由基在RDX、HMX、CL-20和PETN热解过程中存在时间较短,易抽取H原子而生成HNO3,但在HNB热解过程中存在时间较长,主要原因为HNB中不含有H原子。. 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可增进对含硝基炸药热解机理的认识,对研究含硝基炸药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nisotropic phonon transport and lattic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in tin dichalcogenides SnS2 and SnSe2
锡二硫属化物 SnS2 和 SnSe2 中的各向异性声子输运和晶格热导率
  • DOI:
    10.1039/c6ra27761f
  • 发表时间:
    2017-01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Haifeng Wang;Yan Gao;Gang Liu
  • 通讯作者:
    Gang Liu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CH3NO2 with NO2, NO and CO: the bimolecular reaction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CH3NO2与NO2、NO、C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双分子反应
  • DOI:
    10.1007/s00894-014-2568-y
  • 发表时间:
    2015-01
  • 期刊:
    JOURNAL OF MOLECULAR MODELING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Ji-Dong Zhang;Li-Hua Kang;Xin-Lu Cheng
  • 通讯作者:
    Xin-Lu Cheng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of FOX-7 with OH and NO2 radicals: bimolecular reactions with low barrier dur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FOX-7
FOX-7与OH、NO2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FOX-7分解过程中的低势垒双分子反应
  • DOI:
    10.1080/00268976.2017.1339917
  • 发表时间:
    2017-06
  • 期刊:
    Molecular Physics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Ji-Dong Zhang;Li-Li Zhang
  • 通讯作者:
    Li-Li Zhang
Diffusion and thermite reaction process of film-honeycomb Al/NiO nanothermite: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using ReaxFF reactive force field
薄膜蜂窝Al/NiO纳米铝热剂的扩散和铝热反应过程:使用ReaxFF反作用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DOI:
    10.1088/1674-1056/26/5/05610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B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Hua-Dong Zeng;Zhi-Yang Zhu;Ji-Dong Zhang;Xin-Lu Cheng
  • 通讯作者:
    Xin-Lu Cheng
The mechanical and thermal responses of colliding oxide-coated aluminum nanoparticles
碰撞氧化物涂层铝纳米粒子的机械和热响应
  • DOI:
    10.1063/1.4980118
  • 发表时间:
    2017-04-14
  • 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Ma, Bo;Zhao, Feng;Zhang, Jidong
  • 通讯作者:
    Zhang, Jid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三氯华铁催化作用制备大尺寸氧化石墨烯薄膜
  • DOI:
    10.11944/j.issn.1000-0518.2017.00.170083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占国;范思大;张梁;张沛沛;孙丽晶;尹丽;张吉东;王丽娟
  • 通讯作者:
    王丽娟
利用掠入射X射线技术表征高分子薄膜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大学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莫志深;张吉东
  • 通讯作者:
    张吉东
Bithienopyrroledione-Based Copolymers, Versatile Semiconductors for Balanced Ambipolar Thin-Film Transistors and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V-oc > 1 V
双噻吩并吡咯二酮基共聚物、用于平衡双极薄膜晶体管和 V-oc > 1 V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多功能半导体
  • DOI:
    10.1002/adfm.20160428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乔小兰;武庆贺;吴洪卓;张吉东;李洪祥
  • 通讯作者:
    李洪祥
双吡咯烷酮为核的联噻吩衍生物SMDPPEH 薄膜热退火过程中微结构变化的实时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核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丹;李海东;张吉东
  • 通讯作者:
    张吉东
残留凝胶对聚辛基芴薄膜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分子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凤梅;张吉东;陈曦;李海东
  • 通讯作者:
    李海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吉东的其他基金

基于机器学习和增强采样的含能材料冲击爆轰机理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12362031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31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