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类型易脱壳苦荞薄壳特性的细胞学、转录组学及遗传定位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60408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307.作物基因组及遗传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Almost all the tartary buckwheat has a thick and tough shell, which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be dehulled, which greatly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tartary buckwheat processing industry. It is the key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at the tartary buckwheat varieties with thin shell are developed. For this reason, we have carried out cross-breeding work of thin shell tartary buckwheat, and now we have developed some new thin shell tartary buckwheat varieties. In this project, on the base of new rice tartary buckwheat pure lines “Gui Miku 18” etc and 400 F8 RILs population from the cross "Small rice buckwheat (thin shell) x Jin Qiao 2 (thick shell)",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tartary buckwheat shell rate and cytology structure of shell by means of paraffin section and light microscopy will be studied. By using high-throughput RNA-seq technique, the shells of thick shell tartary buckwheat and thin shell tartary buckwheat were studied comparatively by means of the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and the candidate genes that might be related to thin shell were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using the F8 RIL population the shell traits QTLs will be located. The above results will be important for cloning thin shell main genes and provide guide for further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in shell formation and molecular breeding.
几乎所有的苦荞都具有厚而坚韧的壳,脱壳极其困难,极大的限制了苦荞加工产业的发展。培育薄壳易脱壳苦荞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开展了薄壳苦荞的杂交育种工作,目前已培育出新型易脱壳薄壳苦荞“贵米18”等品系。本项目拟在前期获得的高代纯合新型易脱壳薄壳米苦荞、“小米荞(薄壳)×晋荞2号(厚壳)”F8 RIL群体及对米苦荞果壳率遗传分析等研究基础之上,拟通过石蜡切片结合光镜观察法对米苦荞薄壳性状形成的细胞学基础进行研究;利用高通量RNA-seq技术对厚壳苦荞和薄壳苦荞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壳进行比较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可能与薄壳苦荞薄壳形成相关的候选基因;同时利用F8 RIL群体对控制薄壳性状的QTL进行遗传定位研究,研究结果将为今后克隆控制薄壳苦荞薄壳性状形成的主效基因,深入研究薄壳苦荞薄壳形成的分子机制及通过分子手段培育易脱壳薄壳苦荞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生产实践意义。

结项摘要

细胞学和化学分析显示厚壳苦荞的不同品种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平均含量均高于各品种薄壳苦荞果壳平均含量,特别是厚壳苦荞中的纤维素含量大幅度高于薄壳苦荞纤维素含量。果壳差异的主要位置在沟槽区,薄壳品种种子果壳沟槽处自然开裂,表面有明显的裂痕,不同于厚壳苦荞;薄壳苦荞种子果壳发育模式不同,即厚壳苦荞荞为双峰式,而薄壳苦荞为递增单峰模式发育,导致米苦荞的灌浆期的果壳呈现相当的柔性状态,随着果实灌浆充实,果壳变成圆形囊状,无沟槽,果壳与米粒之间有断层,从而形成了米苦荞的薄壳、无沟槽、易脱壳等特征。利用群体等分析,发现在第1染色体的37.097cM~39.374 cM区间内,有1个与产量、百粒重、薄壳特性都相关的QTL位点,表型贡献分别为13.74%、24.48%和41.07%,且有效等位基因均来自父本晋荞2号。该QTL区间对应物理图谱的6.4-6.5mb区段共有10个候选基因。基于该区段的基因序列,开发合成了46对Genomic-SSR引物,经亲本验证,对引物具有多态性。经过遗传图谱的重新构建,有2对成功添加到该目标区间。重测序得到的974个SNP标记对薄壳性状进行遗传定位,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获得与薄壳性状紧密连锁的SSR/SNP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包含122185个snp、4151个bin标记构建。图谱由8个连锁群组成,覆盖面积1444.15 cM,相邻群间平均距离为0.35 cM 。 共检测到9个TGW qtl,分布在1号染色体和4号染色体的4个位点上。 试验中检测到的染色体定位在第1染色体上38.2-39.8 cM区域,LOD评分为18.1-37.0, 表型变异解释率为23.6-47.5%。 将控制壳型的基因定位到第1染色体位于标记Block330和Block331之间,紧随其后的是TGW的主要位点。 控制外壳类型的7个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出现在Block330之间的区域。比较转录组分析证明三个调控细胞次生壁合成的一级开关基因FtNST1/FtNAC16、FtNST2/FtNAC33和 FtSND1/FtNAC64可能是决定苦荞果壳细胞次生壁厚度及脱壳的关键调控基因,均位于第1染色体上。上述研究结果为未来克隆控制薄壳苦荞薄壳性状形成的主效基因,深入研究薄壳苦荞易脱壳形成的分子机制及通过分子手段培育易脱壳薄壳苦荞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RNAs during Common Buckwheat (Fagopyrum esculentum) Seed Development
普通荞麦 (Fagopyrum esculentum) 种子发育过程中 MicroRNA 的鉴定和表征
  • DOI:
    10.17957/ijab/15.154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 Hongyou;Sun Xiaoqian;Ma Chao;Meng Hengling;Chen Qingfu
  • 通讯作者:
    Chen Qingfu
苦荞CCT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 DOI:
    10.13656/j.cnki.gxkx.20210830.007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广西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石桃雄;赵佳利;田桃;陈庆富;邓娇
  • 通讯作者:
    邓娇
播种季节和种植方式对多年生苦荞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广西植物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丽娟;石桃雄;邓娇;王艳;崔娅松;冉盼;陈庆富
  • 通讯作者:
    陈庆富
Integrated microRNA and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reveal key miRNA-mRNA interaction pairs associated with seed development in Tartary buckwheat (Fagopyrum tataricum).
集成的 microRNA 和转录组分析揭示了与苦荞 (Fagopyrum tataricum) 种子发育相关的关键 miRNA-mRNA 相互作用对
  • DOI:
    10.1186/s12870-021-02914-w
  • 发表时间:
    2021-03-09
  • 期刊:
    BMC plant biology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Li H;Meng H;Sun X;Deng J;Shi T;Zhu L;Lv Q;Chen Q
  • 通讯作者:
    Chen Q
Comparative cellular, physiological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es reveal the potential easy dehulling mechanism of rice-tartary buckwheat (Fagopyrum Tararicum).
比较细胞、生理和转录组分析揭示了水稻-苦荞 (Fagopyrum Tararicum) 潜在的易脱壳机制
  • DOI:
    10.1186/s12870-020-02715-7
  • 发表时间:
    2020-11-04
  • 期刊:
    BMC plant biology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Li HY;Wu CX;Lv QY;Shi TX;Chen QJ;Chen QF
  • 通讯作者:
    Chen QF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荞麦脱落酸不敏感基因序列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浙江农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燕;刘瑶;梁成刚;陈晴晴;石桃雄;陈其皎;孟子烨;陈庆富
  • 通讯作者:
    陈庆富
3种多年生荞麦植株顶端茎段的可溶性糖含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贵州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传蔚;闫玉莹;顾亮亮;石桃雄;陈庆富
  • 通讯作者:
    陈庆富
普通荞麦染色体的原位PCR技术研究(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分龙;陈庆富
  • 通讯作者:
    陈庆富
荞麦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种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光;周永红;陈庆富
  • 通讯作者:
    陈庆富
苦荞重组自交系群体农艺性状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石桃雄;黎瑞源;梁龙兵;朱丽伟;孟子烨;陈庆富
  • 通讯作者:
    陈庆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庆富的其他基金

荞麦属植物落粒性相关基因研究
  • 批准号:
    31471562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荞麦属植物种子蛋白亚基基因序列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规律研究
  • 批准号:
    31171609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荞麦落粒性的遗传规律及其基因序列研究
  • 批准号:
    31060207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9.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普通荞麦三体系列的鉴定及其染色体物理图谱的建立
  • 批准号:
    30471116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以三体系列为基础构建普通荞麦遗传标记图谱
  • 批准号:
    30270852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