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洋壳的锆石学研究:以牡丹江地区黑龙江杂岩为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0304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303.地质年代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The zircon geochronology of metamorphic oceanic crust is ambiguous because of probable presence of inherited and metamorphic/altering zircons. A typical example is the Heilongjiang Complex in the Mudanjiang area, northeastern China, where, a lot of precise zircon ages have been obtained, but the interpretation for these ages is controversial. This proposal takes the Heilongjiang Complex as an example, trying to understand zircon origins through different methods such as high-resolution Cathodeluminescence images, morphology, Hf isotope, O isotope and trace elements of zircons, inclusion, and Raman spectra analyses etc.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zircons, we will also observe and date zircons from some samples in thin sections, and compare the zircon U-Pb ages with those of other minerals in the same samples. We hope this integrated study can provide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zircon ages, and promote ascertaining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Heilongjiang Complex in the Mudanjiang area.
变质洋壳残片中可能存在继承锆石,变质变形过程中又可能有新的变质锆石形成或已有锆石遭受改造,导致年龄结果非常复杂,解释存在多解性。黑龙江杂岩就是一个典型实例,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高精度的锆石年龄,但年龄解释存在巨大分歧,制约了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本申请以牡丹江地区的黑龙江杂岩为研究对象,以锆石的综合研究和成因分析为主要切入点,对变质洋壳中的锆石进行系统研究。着重于对锆石进行高清晰阴极发光成像和形态学分析、包体研究和拉曼光谱分析、Hf、O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研究,并进行薄片下直接观察和定年、对比锆石和其他矿物的U-Pb定年结果。力图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研究,限定锆石成因和定年结果的解释,深化对变质洋壳锆石的认识,限定牡丹江地区黑龙江杂岩中变质洋壳的形成年龄和就位时代,进而探讨东北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

结项摘要

变质洋壳的锆石年代学有时比较复杂,对其复杂锆石年龄的合理解释往往需要多种手段加以限制。牡丹江地区的黑龙江杂岩之前已进行过大量年代学工作,但对其锆石年龄结果的解释存在很大分歧。本项目选取该岩石单元进行系统的锆石学研究,通过野外地质、岩石学、锆石的O同位素、包裹体、拉曼光谱等多种手段对锆石年龄结果加以限制,取得以下进展:1)在牡丹江地区的黑龙江杂岩中发现变质程度相对较高的石榴黑云石英片岩,首次直接获得黑龙江杂岩的变质锆石为202±6 Ma。2)多种手段限定具有洋壳残片(MORB和OIB)地球化学特征的变辉长岩和变玄武岩中多数锆石为捕获锆石,不代表其形成年龄。3)牡丹江地区黑龙江杂岩中占主体的变沉积岩形成时代小于260 Ma,洋盆发育的时间较短,可能规模不大。4)在东宁地区的黄松群岩性和牡丹江地区的黑龙江杂岩类似,但变质时代(267±5 Ma)更老,不代表同一洋盆的产物。5)依兰地区的黑龙江杂岩被250 Ma的花岗质岩石侵入,其就位时代要早于牡丹江地区的黑龙江杂岩,可能也不代表同一洋盆产物。6)结合锆石学研究和构造地质,提出多岛洋模式来解释黑龙江地区二叠-三叠纪的构造作用。这一研究不仅很大程度解决了牡丹江等地黑龙江杂岩的年代学问题,而且为利用多种手段限定变质洋壳复杂锆石年龄的解释提供了实例。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冀东地区~3.8 Ga TTG岩石发现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万渝生;颉颃强;王惠初;李鹏川;初航;肖志斌;董春艳;刘守偈;李源;郝光明;刘敦一
  • 通讯作者:
    刘敦一
赣东北蛇绿岩和张村岩群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对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的讨论
  •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7.04.00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源;颉颃强;宋志瑞
  • 通讯作者:
    宋志瑞
辽宁海城炒铁河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 DOI:
    10.1360/csb2010-55-4-5-342
  • 发表时间:
    2010-02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福勤;石玉若;颉颃强;刘敦一;苗来成
  • 通讯作者:
    苗来成
冀东新太古代晚期界岭口闪长岩成因:U-Pb-Nd-Hf-O同位素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09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春艳;王晨;颉颃强;白文倩;万渝生
  • 通讯作者:
    万渝生
华北克拉通鲁西地区早前寒武纪表壳岩重新划分和BIF形成时代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伟;董春艳;颉颃强;马铭株
  • 通讯作者:
    马铭株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颉颃强的其他基金

冀东地区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两期构造热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 批准号:
    41872200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晚期构造岩浆热事件及构造环境
  • 批准号:
    41472168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