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步辐射的黑硅红外增强吸收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20400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401.半导体材料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Black silicon has excellent properties of full-spectrum light absorption, since it can absorb almost completely the light with wavelength from 250 nm to 2500 nm. When the energy of incident photon is larger than the silicon band gap, the enhanced absorpt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multireflection and thus light trapping, induced by the surface microstructures of black silicon; When the energy of the incident photon is smaller than the silicon band gap, it has been well accepted that the strong absorption is due to the hyperdoped chalcogen. However, concerning the detailed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strong infrared absorption, there still exists different opinions. Annealing the black silicon even at 200℃, with which temperature the doped chalcogen can not diffuse thermally,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of black silicon begins to drop,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very probably originates from some kinds of unknown Si-chalcogen local configurations. Up to now, however, we still have little informations about this kind of local chalcogen configurations. This research plan aims at exploring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s about this kind of local chalcogen configurations and the effects of post annealing on it, by using the strong detect tools of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XAFS) and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ogether with the change of infrared absorption during annealing,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clearly the micromechanism of infrared absorption of black silicon. The expected results will be very instructiv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hoto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on black silicon at the infrared wavelength band.
黑硅具有优异的全光谱吸收性能,波长从250nm到2500nm其吸收率都接近1。当入射光子能量大于硅禁带宽度时,增强的光吸收主要是由于黑硅表面微结构多次反射带来的陷光效应;当入射光子能量小于硅的禁带宽度时,吸收的增强目前大家都认为是由于硫族元素的过饱和掺杂引起的。但对掺入的硫族元素通过何种机制吸收红外光还存在争议。黑硅在较低温度下(200℃)退火时,掺杂元素还无法热扩散,它在红外波段的强吸收就开始下降,这使人们认为红外吸收很可能是硫族元素与硅形成的一种局域结构的吸收。但目前我们对这种局域结构的详细信息所知甚少。本项目计划应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和同步辐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来探测退火前后黑硅内掺杂原子周围的局域结构和化学态的微观变化,结合退火中黑硅红外光吸收的变化,从而阐明黑硅红外吸收的详细机制,这对进一步提高黑硅光电器件在红外波段的性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结项摘要

黑硅材料可以强烈吸收波长从250nm到2500nm范围内的光,并且吸收率均在90%以上,这种优异的光学性质使它可以用来制作廉价的硅基红外探测器。但是,黑硅的红外吸收热稳定性不好,在略高于200oC退火时,它的红外吸收就开始衰退。本项目计划探索研究赋予黑硅红外吸收的局域原子结构,以此来控制和利用它的红外吸收特性。主要研究内容,重要结果和关键数据:(1)采用新的工艺路线,包括化学刻蚀,硫离子注入和纳秒激光退火,所制备的黑硅材料在可见光波段的吸收率从65%增加到80%,在红外波段从30%增加到70%,这种新工艺将成为制备黑硅红外探测器的标准。(2)对比热退火对织构和非织构的黑硅样品的影响,热退火使前者的红外吸收率下降更慢,反射率和透射率的变化可以归因于光吸收态密度的减少。另外光吸收态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电子,并且对载流子的散射更强。这些结果阐明了热退火对黑硅光学和电学性质的影响。(3)将热退火过程光激活态到非激活态的转变视为一个化学分解反应,S-,Se-和Te-掺杂的黑硅样品对应的反应热激活能分别为0.338eV,0.471eV和0.357eV。这些结果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进行对照,我们认为黑硅内引起红外吸收的结构并不是大家以前都普遍认为的替代位杂质,而是几种可能的亚稳态间隙位杂质,这进一步澄清了黑硅红外吸收的微观机理。(4)我们应用大量的第一性原理计算,遍寻了晶硅内所有亚稳态的间隙位,发现其中的一半都会形成半充满的中间带,这对构筑黑硅中间带太阳电池提供了可能。(5)我们还采用化学方法来制备黑硅材料,可以制备出排列有序的不同直径和长度的硅纳米线,用它制成的探测器可比商用探测器探测到更长波长,达到1210nm,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发展廉价的红外探测器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Constructing bulk heterojunction with componential gradient for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polymer solar cells
构建具有成分梯度的本体异质结以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 DOI:
    10.1016/j.jpowsour.2015.09.079
  • 发表时间:
    2015-12
  • 期刊: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 影响因子:
    9.2
  • 作者:
    Xuechun Lin;Zhijie Wang;Shengchun Qu;Zhanguo Wang
  • 通讯作者:
    Zhanguo Wang
δ掺杂Si对InAs/GaAs量子点太阳电池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科范;王珊;谷城
  • 通讯作者:
    谷城
利用霍尔效应研究热退火对黑硅材料电学性质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物理实验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科范
  • 通讯作者:
    王科范
ZnCdS/CdxZn1-xSeyS1-y量子点量子阱及有机-无机LED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微纳电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孔;卢树弟;寇艳蕾;岳世忠
  • 通讯作者:
    岳世忠
Ordered silicon nanowires prepared by template-assisted morphological design and metal-assisted chemical etching
模板辅助形貌设计和金属辅助化学刻蚀制备有序硅纳米线
  • DOI:
    10.1016/j.matlet.2013.03.086
  • 发表时间:
    2013-06
  • 期刊:
    Material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Tan, Furui;Bi, Yu;Lu, Shudi;Wang, Zhanguo
  • 通讯作者:
    Wang, Zhangu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Si(111)衬底上6H-SiC薄膜的低压化学气相外延生长与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傅竹西;苏剑峰;王科范;郑海务;李银丽;顾玉宗
  • 通讯作者:
    顾玉宗
自组装Ge量子点热扩散效应的XAFS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37, 549 (200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潘志云;王科范;刘金锋;徐彭寿
  • 通讯作者:
    徐彭寿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