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镍钴锰/碳微纳复合正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及高倍率锂电性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40104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502.无机功能材料化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main problems of commercial LiCo1/3Mn1/3Ni1/3O2 cathode materials usually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low capacity at high charge/discharge rates and poor cycle stability when driving into deep discharge state. So how to obtain a stable、efficient and economic active material has become a urgent problem for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industry.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obtain LiCo1/3Mn1/3Ni1/3O2 micro-nano structure with abundant high crystallinity {010} facets using hydrothermal/solvothermal synthesis and further obtain LiCo1/3Mn1/3Ni1/3O2/carbon micro-nanocomposites by spray granulation technique and so on. Eventually achieve the combination of structural design、micro-nano assembly and carbon coating for the final products. Systematically study of the as-obtained nanomaterials' predominant crystal orientation、size、morphology and the assembled structure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organic/inorganic molecules' "surfactant-template" effec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investigat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mechanism between LiCo1/3Mn1/3Ni1/3O2 and carbon materials; provide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exploring the specific capacity loss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ive suppression measures. We aim at achieving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with improved charge/discharge capacity and cyclic stability at the high rates and high voltage.
商用的三元正极材料LiCo1/3Mn1/3Ni1/3O2主要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大倍率条件下容量低,深度充放电循环时容量衰减快。因此,如何获得稳定、高效、经济的三元材料是目前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拟用水热/溶剂热等液相技术合成多种高结晶度{010}面大量暴露的LiCo1/3Mn1/3Ni1/3O2微纳结构,再结合喷雾造粒等技术构建碳均匀包覆的LiCo1/3Mn1/3Ni1/3O2/C微纳复合材料,最终实现对材料的结构设计、微纳组装以及碳均匀包覆三者的有机结合。系统地研究有机/无机分子的“表活-模板”诱导作用下微纳材料的晶面取向、尺寸、形貌和组装结构等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探讨LiCo1/3Mn1/3Ni1/3O2和碳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为探索比容量损失机理以及有效的抑制措施提供研究基础,以期得到在高倍率、深度充放电条件下具有高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复合三元正极材料。

结项摘要

商用的三元正极材料LiCo1/3Mn1/3Ni1/3O2主要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大倍率条件下容量低,深度充放电循环时容量衰减快。因此,如何获得稳定、高效、经济的三元材料是目前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构筑方面,采用水热/溶剂热等液相制备技术,利用有机/无机分子具有的表活-软模板、酸、碱性介质的多重功能,探索行之有效的能使晶面取向择优生长的方法;通过控制配体与金属离子的比例,获得尺寸可控、结晶性较好,且暴露大量{010}晶面的三元材料,并研究其结晶习性;研究微纳结构的形成及组装机理,特殊晶面的暴露等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2)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碳复合技术构建活性物质/碳(石墨烯和炭黑)微纳复合材料,探索不同条件下制备复合材料的新工艺;研究复合电极材料的组成、结构与电化学性能间的关系;探讨碳材料与活性物质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改善因高倍率,高电压充放电条件下而导致的材料易团聚、极化等问题,为提高材料在高倍率,高电压充放电条件下的循环性能和比容量奠定基础。最终在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材料的微纳化及特殊晶面结构设计等方面取得了相应进展;为探索高倍率(1-20 C),高电压(4.4 V以上)条件下,比容量高(165 mAh/g)、循环寿命长(循环200 圈以后,容量保持率98.2 %),充放电效率高的复合正极材料积累了实验数据并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本项目执行期间,在国际能源与材料方面有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了SCI论文28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参加能源及材料相关的国内外会议4次,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urian-like NiS2@rGO nanocomposites and their enhanced rate performance
类榴莲 NiS2@rGO 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增强的倍率性能
  • DOI:
    10.1016/j.cej.2017.10.142
  • 发表时间:
    2018-03
  • 期刊: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影响因子:
    15.1
  • 作者:
    Wenbo Pi;Tao Mei;Jing Li;Jianying Wang;Jinhua Li;Xianbao Wang
  • 通讯作者:
    Xianbao Wang
A Simple Pyrolysis Route To Synthesize Carbon Nanofibers in Molten Zinc Chloride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Li Ion Batteries
在熔融氯化锌中合成碳纳米纤维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简单热解路线
  • DOI:
    10.1021/acs.jpcc.5b12154
  • 发表时间:
    2016-03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Wang Liangbiao;Mei Tao;Liu Weiqiao;Zhou Quanfa
  • 通讯作者:
    Zhou Quanfa
Construction of upconversion photonic films with enhanced luminescence via self-assembly of monodispersed hexagonal-phase NaYF4:Yb, Er nanoplates
通过单分散六方相NaYF4:Yb、Er纳米片自组装构建增强发光的上转换光子薄膜
  • DOI:
    10.1166/mex.2017.1375
  • 发表时间:
    2017-08
  • 期刊:
    Materials Express
  • 影响因子:
    0.7
  • 作者:
    Song Kai;Wei Lai;Ma Xiaofei;Li Jinhua;Mei Tao;Wang Jianying
  • 通讯作者:
    Wang Jianying
A sensitive porphyrin/reduced graphene oxide electrode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guanine and adenine
  • DOI:
    10.1007/s10008-016-3214-7
  • 发表时间:
    2016-04
  • 期刊:
    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Yalin Chen;T. Mei;Yi Chen;Jianyin Wang;Jinhua Li;Yang Fu;Guangchao Dai;Sheng Wang;Weilai Xiong;Xianbao Wang
  • 通讯作者:
    Yalin Chen;T. Mei;Yi Chen;Jianyin Wang;Jinhua Li;Yang Fu;Guangchao Dai;Sheng Wang;Weilai Xiong;Xianbao Wang
Thermal Stability-Enhanced and High-Efficiency Plana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Interface Passivation
界面钝化的热稳定性增强高效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DOI:
    10.1021/acsami.7b1099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影响因子:
    9.5
  • 作者:
    Zhang Weihai;Xiong Juan;Jiang Li;Wang Jianying;Mei Tao;Wang Xianbao;Gu Haoshuang;Daoud Walid A.;Li Jinhua
  • 通讯作者:
    Li Jinhu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离子迁移谱仪微型化的现状及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仪器仪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东风;孔德义;梅涛;陶永春
  • 通讯作者:
    陶永春
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高场不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池来;李庄;林丙涛;程玉鹏;王焕钦;梅涛;孔德义
  • 通讯作者:
    孔德义
一种仿尺蠖爬壁机器人设计与分析
  •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8.01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机械传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彦伟;王李梦;刘三娃;梅涛;李鹏阳;李言
  • 通讯作者:
    李言
微铣削力建模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机械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锟鹏;李科选;梅涛;施云高
  • 通讯作者:
    施云高
热湿舒适性智能织物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3
  • 期刊:
    纺织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佳慧;梅涛;赵青华;尤海宁;王雯雯;王栋
  • 通讯作者:
    王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梅涛的其他基金

高性能锂硫电池中离子的传输与转化过程动力学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