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对华北岩石圈减薄的化学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0714009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24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301.同位素地球化学
  • 结题年份:
    2011
  • 批准年份:
    200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08-01-01 至2011-12-31

项目摘要

由于流体是引起岩石圈弱化的重要因素,本项目试图通过对华北克拉通及其周缘地区中-新生代幔源物质的流体含量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分析,认识华北克拉通深部岩石圈和上地幔中流体的含量、分布、来源和演化及其对岩石圈减薄的影响,确定华北克拉通及其周缘地区深部岩石圈和上地幔流体含量和性质的总体框架,比较华北克拉通不同区域之间、不同时代岩石圈之间和不同属性(富集或亏损、年轻或古老、原始或交代)地幔之间在流体含量和性质上的差异,确定造成流体含量和组成的时空不均一性的原因。研究对象为华北克拉通中-新生代玄武岩的玻璃和斑晶、玄武岩中的地幔和下地壳捕虏体/捕虏晶、中生代基性侵入岩体和岩墙,研究方法主要为流体物质(H-O-C-S)元素含量和同位素组成分析,相关分析包括主要和微量元素以及Sr-Nd-Pb-Hf-Os放射成因同位素以便区分地幔源区属性,目的是认识流体对不同类型岩石圈减薄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制约因素。

结项摘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大陆岩石圈的流变学性质和矿物中的水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群科;Etienne Deloule;杨晓志;樊祺诚
  • 通讯作者:
    樊祺诚
Low water content of the Cenozoic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华北克拉通东部新生代岩石圈地幔低含水率
  • DOI:
    10.1029/2009jb006694
  • 发表时间:
    2010-07
  • 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Li, Pei;Xia, Qun-Ke;Hao, Yantao;Yang, Xiaozhi;Feng, Min;Deloule, Etienne;Dallai, Luigi;Coltorti, Massimo
  • 通讯作者:
    Coltorti, Massimo
Water contents in peridotite xenoliths from Subei Basin, Eastern China
中国东部苏北盆地橄榄岩捕虏体中的含水量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Diqiu Kexue - Zhongguo Dizhi Daxue Xuebao/Earth Science -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ei, Neng-Zhong;Xia, Qun-Ke;Feng, Min;Li, Pei;Hao, Yan-Tao
  • 通讯作者:
    Hao, Yan-Tao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the nature of mantle source for Cenozoic continental basalts in east-central China
中国中东部新生代陆相玄武岩地幔源性质的地球化学约束
  • DOI:
    10.1016/j.lithos.2011.05.007
  • 发表时间:
    2011-08
  • 期刊:
    Litho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Zhang, Jun-Jun;Zhao, Zi-Fu;Wang, Yan;Zheng, Yong-Fei
  • 通讯作者:
    Zheng, Yong-Fei
Water contrast between Precambrian and Phanerozoic continental lower crust in eastern China
中国东部前寒武纪与显生宙大陆下地壳水对比
  • DOI:
    10.1029/2007jb005541
  • 发表时间:
    2008-08
  • 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Yang, Xiao-Zhi;Deloule, Etienne;Xia, Qun-Ke;Feng, Min;Fan, Qi-Cheng
  • 通讯作者:
    Fan, Qi-Ch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山东铁铜沟橄榄岩的水含量:华北克拉通 早白垩世富水岩石圈的分布
  • DOI:
    10.3799/dqkx.2017.07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群科;程徽;刘佳
  • 通讯作者:
    刘佳
华北新太古代和中生代大陆下地壳中的水:以汉诺坝地区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Etienne Deloule;夏群科;杨晓志;郝艳涛;樊祺诚
  • 通讯作者:
    樊祺诚
大陆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含水性的差异——山东莒南玄武岩中深源包体的初步观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岩石矿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贵才;杨晓志;郝艳涛;夏群科
  • 通讯作者:
    夏群科
华北克拉通破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日祥;徐义刚;朱光;张宏福;夏群科;郑天愉
  • 通讯作者:
    郑天愉
岩石圈中部不连续面的成因及其动力学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义贤;郑建平;杨晓志;夏群科
  • 通讯作者:
    夏群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夏群科的其他基金

华北早白垩世岩石圈地幔水含量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对克拉通破坏的动力因素的制约
  • 批准号:
    41472057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1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东北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水含量:单斜辉石斑晶的制约
  • 批准号:
    41173047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兴蒙造山带岩石圈地幔中水的含量和分布
  • 批准号:
    40973017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东部下地壳麻粒岩包体中的水
  • 批准号:
    40673028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4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东部地幔交代作用的稳定同位素(O-H-C)示踪
  • 批准号:
    40473007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研究超高压变质流体的新途径:名义上的无水矿物
  • 批准号:
    40172027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区幔源单斜辉石的氢同位素组成
  • 批准号:
    49803002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