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疟原虫基因功能分析的新型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0130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203.寄生虫与感染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Malaria i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infectious diseases affecting millions of people annually in the world. Although the genome sequences of malaria parasite, Plasmodium spp, were elucidated a decade ago, the functions of most genes involved in many important biological processes of this parasite have not been determined. Gene knockout technology, a method extensively used for gene function study, has limited use in the blood stage haploid parasite to characterize the negative dominant genes. Here, we propose to combine the tetracycline-regulated gene expression system and gene knockout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conditional gene knockout system in Plasmodium for study of gene function of the parasite. In the preliminary study, we hav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tet-on system which can regulate expression of reporting gene (GFP) efficiently in the blood-stage of Plasmodium berghei. We will pursue further to use this gene conditional knocking out technology to characterize and determine the functions of a panel of endogenous genes that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differentiation and multiplication of the parasite. This technology will be of importance for studying the biology of the parasite and may contribute to identify important genes which have potential for anti-malaria drug and vaccine development.
许多与疟原虫生长、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具体功能目前尚不明确,阻碍了抗疟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基因敲除是目前研究疟原虫基因功能的主要方法,但对单倍体红内期疟原虫,重要功能基因的缺失导致虫死亡而无法研究基因功能。我们拟运用基因调控系统与基因敲除技术在疟原虫建立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四环素诱导系统(Tet-on/Tet-off)是用于条件性基因敲除最合理的基因调控系统。前期研究中,我们已在红内期疟原虫成功建立了能准确发挥基因调控作用的Tet-on系统,以及相关技术和条件。在此Tet-on系统基础上,我们将探索研究疟原虫基因条件性敲除(如Berghepain、LplA1、DHODH等基因),并对转基因疟原虫的表型变化进行多方面检测、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以确定目的基因功能。此项基因功能研究技术的建立对深入了解疟原虫这一重要人类传染病病原生物学特征有重要应用价值,并可极大促进抗疟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结项摘要

疟原虫基因组测序工作已完成,大量与疟原虫生长、增殖和入侵宿主的重要基因具体功能有待阐明。目前研究疟原虫基因功能的重要方法是基因敲除,但对于大部分生长期为单倍体的疟原虫,重要功能基因的缺失导致虫死亡而无法研究基因功能。我们运用四环素诱导基因表达调控系统(tet-on)与基因敲除技术相结合在小鼠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红内期成功建立了新型条件性基因敲除系统/技术;利用该系统我们条件性敲除了疟原虫重要基因HT1,HXGPRT,OMD与LplA1,获得了转基因伯氏疟原虫单克隆虫株,并重点对HT1与HXGPRT基因条件性敲除的转基因疟原虫的表型变化进行多方面检测与分析,确定基因功能;此外,在诱导剂无水四环素(ATc)缺失条件下,我们观察到HT1基因条件性敲除的转基因疟原虫表现为自我限制性感染过程,并可诱导极强的免疫保护力,显示此种遗传缺陷疟原虫作为遗传减毒全虫疫苗的可能性,尤其此种遗传修饰疟原虫可以在有诱导剂条件下大量扩增,解决了以往遗传缺陷疟原虫无法保种、传代的难题。本项目建立的新型基因功能研究技术对深入了解人类重要传染病病原——疟原虫的生物学特征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将促进抗疟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增益随机变化随机丢包时滞系统非脆弱H_∞滤波
  • DOI:
    10.13976/j.cnki.xk.2016.0530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信息与控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琼;侯男;任伟建;孙辉
  • 通讯作者:
    孙辉
考虑结构、材料和工艺要求的复合材料B柱优化
  • DOI:
    10.19562/j.chinasae.qcgc.2017.08.01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汽车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勇俊;雷飞;刘启明;王琼
  • 通讯作者:
    王琼
校园人际谣言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DOI:
    10.16128/j.cnki.1005-3611.2022.03.019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琼;陈慧玲;胡伟;许存
  • 通讯作者:
    许存
基于两种对虾参考基因组的中国明对虾性别分化区域初步探查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水产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琼;李健;何玉英
  • 通讯作者:
    何玉英
闽北古建聚落初探——以武夷山城村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华中建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琼;季宏;张鹰
  • 通讯作者:
    张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