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羊拉铜矿床深部石英斑岩脉的发现及其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40207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5.矿床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Yangla copper deposit is a typical large scale ore deposit in Jinshajiang tectonic belt. Recently, quartz porphyry veins was newly discovered in the deep deposit, with chalcopyrite and pyrite mineralization, and the age of petrogenic and metallogenic of quartz porphyry veins has become a key problem to study the genesis and mineralization of Yangla copper deposit. In this proposal, the newly discovered quartz porphyry veins will b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patial distribution, shape attitude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will be studied, through lithology-tectonic-altered mapping and detailed observations of quartz porphyry. The diagenesis age, material source and diagenesis of quartz porphyry will be studied by using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combining with element geochemical and Sr-Nd-Pb isotopic geochemistry. Re-Os dating of chalcopyrite and pyrite will be used to research the minerlization age of quartz porphyry, association with C-H-O-S-Pb isotopic and fluid inclusions geochemistry, we try to discuss the minerlization and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 and fluid of quartz porphyry. On this basis, tectonic setting of quartz porphyry will be further revealed, and the mineralization model of Yangla copper deposit will be constructed, which can provide more evidence for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prediction of Yangla copper deposit.
羊拉大型铜矿床为金沙江成矿带内的典型矿床。近期在其深部新发现石英斑岩脉,并发育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其成岩成矿年代已成为制约羊拉铜矿床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研究的关键问题。本申请拟以羊拉铜矿床深部新发现的石英斑岩脉为研究对象,通过“岩性-构造-蚀变”填图和石英斑岩的精细解剖,研究羊拉铜矿床深部石英斑岩脉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和矿物组成;利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石英斑岩的成岩年龄,结合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研究其物质来源和成岩作用;采用黄铁矿、黄铜矿Re-Os同位素测年确定斑岩型矿化的成矿年龄,结合电子探针、C-H-O-S-Pb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地球化学资料,探讨石英斑岩的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及成矿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石英斑岩成岩成矿作用的构造背景,建立矿床成矿模型,为完善羊拉铜矿床成矿理论和找矿预测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深部矿化花岗斑岩(项目申请时岩性定为石英斑岩,经岩矿鉴定修改为花岗斑岩)为羊拉铜矿床的找矿新发现,其成岩成矿年代已成为制约羊拉铜矿床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通过对羊拉铜矿床的矿化花岗斑岩研究,得到如下认识和结论:①“岩性-构造-蚀变”填图和矿化花岗斑岩精细解剖显示,花岗斑岩呈脉状产出,受NE向断裂控制;其内外接触带具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蚀变,可细分为11个矿化-蚀变带;花岗斑岩的斑晶主要为石英、斜长石及褪色黑云母,基质由石英、长石和少量黑云母组成;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及少量辉钼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矿物生成顺序为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石英→闪锌矿+方解石。②花岗斑岩成岩年龄为206.6±2.8Ma~218.6±2.9Ma,其形成稍晚于花岗闪长岩(228Ma-239Ma);花岗斑岩属准铝-强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S型花岗岩,形成于碰撞晚期-碰撞后的构造环境,可能为形成花岗闪长岩的残余岩浆在浅成就位的产物。③本项目获得花岗斑岩旁侧石英脉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年龄为229±2.7Ma,该数值为矽卡岩成矿期的成矿年龄,并不能代表矿化花岗斑岩的成矿年龄。花岗斑岩中存在中温-中盐度与低温-低盐度成矿流体体系,流体混合作用是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H-O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S、Pb同位素组成表明硫来源于深部地壳-地幔岩浆、铅源于地壳-地幔岩浆混合铅。④羊拉铜矿的成矿模式为“热水沉积-岩浆热液成矿-构造热液改造”,构造控矿模式为印支期“岩浆侵入接触构造+层间断裂”和燕山-喜山期“入字型构造+阶梯状构造”。⑤项目提出了3个找矿预测方向及相应的勘探设计方案,其中,里农西侧深部斑岩型铜矿是找矿勘探的重点。同时,羊拉矿床的通吉格、加仁等矿段和西侧的跟古矿区亦是斑岩型铜矿的重点勘探区段。一旦证实深部存在规模型斑岩铜矿,势必带动整个金沙江成矿带的找矿勘探工作,亦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4)
专利数量(0)
Diagenesis- mineralization and ore prospecting of the Yangla copper deposit,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云南羊拉铜矿成岩成矿及找矿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 Bo;Huang Zhilong;Zhou Jiaxi;Zou Guofu;Tang Guo;Liu Yuedong
  • 通讯作者:
    Liu Yuedong
Carbon-oxygen isotopic geochemistry of the Yangla Cu skarn deposit, SW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source and evolution of hydrothermal fluids
中国西南羊拉铜矽卡岩矿床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对热液来源和演化的启示
  • DOI:
    10.1016/j.oregeorev.2017.01.026
  • 发表时间:
    2017-08
  • 期刊:
    Ore Geology Reviews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Li-juan Du;Bo Li;Zhi-long Huang;Jia-xi Zhou;Guo-fu Zou;Zai-fei Yan
  • 通讯作者:
    Zai-fei Yan
滇西北羊拉铜矿床断裂构造、构造控矿模式及找矿预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矿产勘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波;邹国富;文书明;黄智龙;唐果;刘月东;盛蕊
  • 通讯作者:
    盛蕊
滇西北羊拉铜矿床里农—路农接合段构造地球化学与找矿预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矿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丽娟;黄智龙;李波;周家喜;邹国富;严再飞;孙海瑞
  • 通讯作者:
    孙海瑞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博斯腾湖湿地沉积物颗粒组成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DOI:
    10.14108/j.cnki.1008-8873.2017.02.02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生态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波;迪丽努尔·阿吉
  • 通讯作者:
    迪丽努尔·阿吉
聚α-甲基苯乙烯空心微球的开裂机理
  •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9.010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潘大伟;杨璨;李洁;陈强;李波;黄卫星;刘梅芳
  • 通讯作者:
    刘梅芳
低介电损耗MgLnGaO_4(Ln=La,Nd,Sm)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DOI:
    10.16790/j.cnki.1009-9239.im.2017.09.00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绝缘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英姿;黄先培;刘飞;李波;刘心宇
  • 通讯作者:
    刘心宇
球形棕囊藻赤潮消亡过程环境因子变化及其消亡原因
  • DOI:
    10.13292/j.1000-4890.20150311.050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波;蓝文陆;李天深;黎明民
  • 通讯作者:
    黎明民
湍流驱动的太阳风模型中的流管曲率效应
  • DOI:
    10.1360/sspma2017-0036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波
  • 通讯作者:
    李波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波的其他基金

滇西北羊拉铜矿床深部锑矿体的成矿时代及成因研究
  • 批准号:
    41862007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滇西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学和成矿机理研究
  • 批准号:
    41163001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47.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