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催化合成Wieland-Miescher酮类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及调控的理论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70319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301.化学理论与方法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Wieland-Miescher (W-M) ketone compounds possess importan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economic value in drug and natural product synthesis. Organocatalytic intramolecular aldol reaction is an important synthetic method for these compounds.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is kind of reaction, such as limitation of substrate application, low yield and poor stereoselectivity. In this projec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will be applied to study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is reaction catalyzed by newly developed organocatalysis, aiming to find the optimum reaction chann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talyst structure and the reaction activity, stereoselectivity and reaction rate, and also to explore the regulation principles of catalyst, substrate and environment 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The investigations will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active catalysts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and improvement on the stereoselectivity and reaction rate. The obtained theoretical data will be notably valuable for further experimental optimization and the design of higher efficient organocatalysts.
Wieland-Miescher(W-M)酮类化合物在药物和天然产物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而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的分子内aldol反应是合成该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针对目前该类反应普遍存在底物适用范围较窄、产率和立体选择性不高等问题,本项目申请人拟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最近出现的新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此类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找出最佳反应通道,重点分析催化剂的结构与反应活性、立体选择性及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探索催化剂、底物、环境等因素对相关反应机理的调控规律,进而为无溶剂条件下构建更有活性的催化剂以及提高反应的空间选择性和反应速率提供理论指导,为进一步的实验优化和新型高效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数据。

结项摘要

Wieland-Miescher(W-M)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药物和天然产物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因此有关它们的对映选择性合成一直是不对称催化合成中的热门研究内容之一。本项目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苯甲酸协助下,N-Ts-(Sa)-Binam-L-prolinamide作为有机催化剂的分子内aldol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探索,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反应机理和脯氨酸的趋势相一致,在整个反应途径中催化剂脯氨酰胺通过降低反应能垒决定了反应的立体选择性,而苯甲酸通过协助质子转移影响反应的反应速率。通过对反应立体选择性起源的分析表明它起源于催化剂的刚性,而不是催化剂与底物特定区域的相互作用,正是催化剂的这种刚性有利于底物的某种排列导致了具有立体选择性主要产物的生成,这些研究成果为W-M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新的合成方法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6N01-7N01铝合金T型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 DOI:
    10.16339/j.cnki.hdxbzkb.2017.12.00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孟立春;刘春辉;赖玉香;刘力梅;陈江华
  • 通讯作者:
    陈江华
扣入式止屈器止屈机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春辉;叶彬彬;张欣;郝双户
  • 通讯作者:
    郝双户
用恒温热重法测定1-己基-3-甲基咪唑苏氨酸离子液体[C_6mim][Thr]蒸汽压和蒸发焓
  • DOI:
    10.3866/pku.whxb20170726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物理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佟静;屈晔;井立强;刘璐;刘春辉
  • 通讯作者:
    刘春辉
循环荷载作用下剑麻纤维加筋砂残余变形及刚度变化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烟台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梦子;刘春辉;钟汉林
  • 通讯作者:
    钟汉林
基于C/S和B/S混合结构的远程抄表系统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微型机与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春辉;徐平;朱世峰
  • 通讯作者:
    朱世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