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早期定量古生物地理演化及其对古大陆重建的意义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7201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0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1.古生物、古人类和古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Cambrian explosion occured the early Cambrian, biological furthers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blocks during the period the biological radiation in different blocks was synchronous or not. This phenomenon wa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differences or palaeobiogeographic distribution. It need further study. Moreover, Early Palaeozoic palaeoposition of South China Block is uncertain and controversial. Because palaeobiogeographic studies can provide valuable const raints on palaeogeographic reconstructions. This subject study the quantitutive palaeobiogeography of early Cambrian trilobites, small shelly fossils and archaeocyaths, we apply cluster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taxonomic diversity gradients and endemism to four time intervals(i.e.Fortunian, Stage2, Stage3, Stage4) in all categories paleobiogeographic study, and establish a Region - Realm - Province - District of the four levels of paleobiogeographic reginons, according to the paleobiogeographic region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latest paleomagnetism and facies paleogeography research, We establish the paleobiogeographic evolution in South China during early Cambrian as stages.and make clear how the paleoposition of South China Block changed during early Cambrian. this study can provide paleobiogeographic evid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posotio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in the Gondwana and the continental af?nity of South China with other Blocks, such as East Gondwana, Laurentia, Siberia, Baltic and so on.
寒武纪早期是生物大辐射时期,该时期不同板块生物面貌的差异大、生物辐射是否同步是环境差异造成的还是古地理分布造成的,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此外华南地块的古地理位置在古大陆重建中长期以来存有争议。而古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在古地理重建中能够起到约束作用。因此,本课题拟以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动物、小壳动物和古杯动物三个门类为研究对象,采用聚类分析、分异度-生态类型组成和特殊属种的分布的方法开展各门类四个期的古生物地理研究,建立起大区-区-省-地区的四级生物地理区系,根据所得的生物地理区系进行古地理分析,并结合最新的古地磁及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以期为单位建立华南寒武纪早期定量古生物地理演化规律,为深入探讨寒武纪早期生物的起源、迁移、辐射模式提供古生物地理依据,为正确认识华南地块在冈瓦纳大陆形成过程中的动态位置如何,与相邻地块之间的构造关系如何提供古生物地理研究证据。

结项摘要

寒武纪早期是生物大辐射时期,该时期不同板块生物面貌的差异大、生物辐射的同步性及环境差异造成的生物古地理分布差异性,以及华南地块在古大陆重建中的古地理位置都有待解决。本课题以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动物、小壳动物和古杯动物三个门类为研究对象,修订了部分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动物化石,发现新的小壳化石点和软基地环境下生长的古杯动物。依据古生物地层学,结合同位素地层学建立了寒武纪早期国际地层对比框架。.依据寒武纪早期国际地层对比框架,在华南以从浅水相到深水斜坡相的6条剖面(滇东的晋宁梅树村附近的剖面、遵义岩孔剖面、湄潭十里溪剖面、瓮安朵丁剖面、宁强福城剖面和皖南东至建新剖面)化石为依据,结合前人研究的60条剖面数据,建立了三叶虫动物和古杯动物化石数据库,开展了华南寒武纪早期不同相区三叶虫动物和古杯动物生物群面貌与特征的研究,比较了不同沉积相区、不同门类生物群的差异、关联性,进而判别生物古地理的变化特征,建立了华南小壳动物、三叶虫动物和古杯动物的生物相带的格局。.采用聚类分析、分异度-生态类型组成和特殊属种的分布的方法开展四个时期的古杯古生物地理研究,利用软件SPSS根据315属的聚类分析,得出Jaccard similarity scale初步聚类分支树。然后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的出第二阶段的最大简约聚类分支关系树,识别出7个生物省,1)Siberia-Mongolia省(包括Siberian platform, Tuva, Alty Sayan, Transbaikalia, Far East, Mongolia); 2) Europe-Morocco; 3) Australia-Antarctica; 4) South China- Tajikistan; 5) North America; 6) Central East Asia (包括Kolyma, Uzbekistan, Tarim, Ural, Kazakhstan, 7) N. E China-Koryakia。并根据所得的生物地理区系进行古生物地理分析,结合最新的古地磁及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探讨了寒武纪早期生物的起源、迁移、辐射模式,初步认为华南地块在冈瓦纳大陆形成过程中与南澳大利亚及南极地块亲缘关系比较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也论三叶虫群星虫属(Asteromajia)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古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天瑞
  • 通讯作者:
    林天瑞
论三叶虫身体的划分和尾部构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古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天瑞
  • 通讯作者:
    林天瑞
评《再论大古油栉虫属Megapalaeolenus》一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古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天瑞;彭善池
  • 通讯作者:
    彭善池
应用聚类分析研究我国palaeolenid类三叶虫分类——兼论我国黔东统沧浪铺组乌龙箐段生物带划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古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天瑞
  • 通讯作者:
    林天瑞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科技治理:西北七县荒漠化防治的调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国软科学(CSSCI & PKU)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立华;杨爱华
  • 通讯作者:
    杨爱华
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
  •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1.002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地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茂炎;孙智新;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周志强;张俊明
  • 通讯作者:
    张俊明
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 DOI:
    10.1360/n072017-00370
  • 发表时间:
    2018-11
  • 期刊: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茂炎;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张俊明;赵方臣;Ahn Soo Yeun;苗兰云
  • 通讯作者:
    苗兰云
DCPTA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DOI:
    10.3969/j.issn.1008-1267.2017.05.01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天津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郝培培;侯娟;杨爱华;吴贺;尹家楼;程有普
  • 通讯作者:
    程有普
用于光束周期性调制补偿的相位载波技术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雅茹;刘德安;杨爱华;张盼;朱健强
  • 通讯作者:
    朱健强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爱华的其他基金

寒武纪早期古杯动物的演化及其灭绝事件
  • 批准号:
    41872011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扬子区早寒武世古杯动物系统生物学及地层学研究
  • 批准号:
    40702002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