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各向异性的垃圾多重孔隙渗流及填埋场降水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57850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8.建筑与土木工程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Leachate drawdown is a key point when considering stability, settlement, capacity, anti-contamination and gas collection of a landfill. Setting shafts or French drains is usually used to lower or control the leachate drawdown in a landfill.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inhomogeneous multi-porosity seepage. Because of the significant anisotropic property of macropores after being compressed with layered landfill,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seepage in MSW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in a homogeneous medium, which leads to the hardship in apply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this subject, dye tracing test, slicing and CT scan are intended to be used to study the pore distribution and the permeability of MSW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 and age condition from unit to model scale . A generalized model of pore distribution under deformation conditions can be gained through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statistical approach. And a flow theory of landfills can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ore distribution and anisotropy theory after using the MPMP model or others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MSW. In-situ preferential flow characteristics can be revealed to verif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analytical method used in this subject through well dewatering or other in-situ tests, with the help of multi-dye tracing test and ERT method. This subject can offer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bases for deeper research on the migration law of leachate and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the guide system in a landfill, and can als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the level of anti-contamination in a landfill.
渗滤液水位是填埋场稳定、沉降和容量、污染防控及气体收集的关键问题。竖井和盲沟排水是控制填埋场水位的惯常做法,但理论分析往往难以反映工程实际。填埋体以非均匀多重孔隙渗流为主要特征,分层堆填以后,堆体内的孔隙被不同程度地压缩并呈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与均质体渗流在内在机理上存在明显差异。本课题拟结合速冻切片、CT扫描、染色示踪等手段,通过单元体和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压力和龄期条件下垃圾的孔隙分布和渗流规律;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统计学方法提出变形条件下孔隙分布概化模型;采用多孔隙多渗流模型等分析垃圾体导水特性及其演化规律,建立基于孔隙分布及其各向异性的填埋场渗流理论。通过竖井抽水等现场试验,结合染色示踪和ERT等手段,揭示现场垃圾渗流特征,验证本课题提出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本课题将为深入认识填埋堆场的渗滤液运移规律,优化设计堆体内导排系统提供试验和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填埋场安全和污染防治水平。

结项摘要

本课题基于Poiseuille 方程,根据上覆压力作用下生活垃圾孔隙形状、孔隙尺寸分布及孔隙排列方向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优先流及各向异性的饱和渗流模型。渗流各向异性值大体随上覆压力增加而增大;0~600 kPa 内计算得新鲜垃圾渗流各向异性值变化范围为1~10。同时通过自制双向渗透仪,测定了不同龄期、不同荷载作用下垃圾双向渗透系数及各向异性值。试验结果显示,当上覆压力由0增加至400 kpa时,竖向渗透系数比水平向渗透系数减小得更多,导致各向异性值从1逐渐增加至12,试验值与理论计算值吻合。.钻取现场垃圾样进行筛分与分拣,同时对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垃圾试样进行染色切片与CT扫描测试。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埋深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细颗粒(0D,即粒径<2cm)所占比例最大,几乎均超过50%;粗粒中2D颗粒所占比例最高,而塑料在2D颗粒中占比最大;随着荷载的增大,细粒含量增加,大孔隙和优先流通道减小。2D 颗粒在荷载的作用下能定向排列,使渗流路径发生曲折,进而导致渗流各向异性。CT扫描图像能可视化内部优势流通道,平均孔隙排列角度随上覆荷载的增加呈对数减小。.针对我国高厨余垃圾填埋场中水位雍高问题,进行了国内首个填埋场中真空竖井及水平井降水试验。长度50 m的水平井的渗滤液流量从第1天的75 m3/day逐渐衰减至第90天的3 m3/day,根据水位梯度推算影响半径为40-50 m。高密度电法监测结果显示排水影响范围内垃圾电阻率增加6~16%,增加区域呈椭圆形分布,可视化显示出渗滤液运移路径。真空竖井抽水试验结果表明,竖井稳定产流量和周围水位降深会随着井内真空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真空的水平向影响范围约为15 m。考虑固废优先流效应,建立双孔隙度介质中竖井水气耦合运移模型。采用双孔隙度模型能较好模拟实测抽水流量和水位降深,而单孔隙度模型会过高估计降水效果。.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Géotechnique》、《Waste Management》、《Engineering Geology》及国内《岩土工程学报》等杂志,其中SCI论文9篇,EI论文7篇。多项研究成果被课题组正在编写的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岩土工程技术标准》所采纳,同时应用至杭州、上海及广州等地大型垃圾填埋场,为提升优化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系统的设计和稳定安全分析提供了理论、数据库和方法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1)
Evolution of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ith compression and degradation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城市固体废物压缩和降解过程中饱和导水率的演变
  • DOI:
    10.1016/j.wasman.2017.04.015
  • 发表时间:
    2017-07-01
  • 期刊:
    WASTE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8.1
  • 作者:
    Ke, Han;Hu, Jie;Zhan, Liang Tong
  • 通讯作者:
    Zhan, Liang Tong
竖井抽水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运移规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瀚;胡杰;吴小雯;孟猛
  • 通讯作者:
    孟猛
土-膨润土隔离墙应力状态与固结行为的现场试验研究
  • DOI:
    10.16285/j.rsm.2016.2130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岩土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童星;李育超;柯瀚;文一多;潘倩
  • 通讯作者:
    潘倩
A dual-porosity model for coupled leachate and gas flow to vertical wells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s
城市固体垃圾填埋场垂直井渗滤液和气体流耦合的双孔隙模型
  • DOI:
    10.1680/jgeot.18.p.193
  • 发表时间:
    2020-04
  • 期刊:
    Géotechniqu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u Jie;Ke Han;Lan Ji Wu;Chen Yun Min;Meng Meng
  • 通讯作者:
    Meng Meng
考虑剪缩性的城市固体废弃物非线性弹性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瀚;董鼎;陈云敏;郭城;冯世进
  • 通讯作者:
    冯世进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考虑降解和分级堆填的填埋场一维沉降计算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瀚;陈云敏;谢焰
  • 通讯作者:
    谢焰
填埋体饱和渗透系数影响因素室内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瀚;王文芳;魏长春
  • 通讯作者:
    魏长春
成层介质中填埋场渗滤液水位的瞬态求解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瀚;沈磊;李育超
  • 通讯作者:
    李育超
适宜降解条件下填埋场的沉降模型及案例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焰;柯瀚;詹良通;陈云敏
  • 通讯作者:
    陈云敏
分层堆填条件下填埋场沉降计算及实例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瀚;王耀商;陈云敏;詹良通;徐晓兵
  • 通讯作者:
    徐晓兵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柯瀚的其他基金

筛分过程中湿黏垃圾的碰撞碎散和堵塞行为及液桥力作用机制
  • 批准号:
    52370152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导排系统工作机理及渗滤液水头有效控制
  • 批准号:
    50978229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城市生活垃圾的物理和生物降解压缩及多场共同作用的填埋场沉降研究
  • 批准号:
    50508039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