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双丝切向进给电火花磨削微细轴的加工直径一致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60532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509.加工制造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Improving the machining efficiency,the diameter uniformity of single micro shaft, the repeated machining accuracy of several micro-shafts have been becoming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machining ability and broadening the applications field of micro-EDM.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WEDG method, a new processing method, tangential feed twin-mirroring-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grinding, is proposed. The effects of discharge gap, slit tracking position error and time delay on the diameter uniformity of single micro shaft and the repeated machining accuracy of several micro shafts will be researched using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In addition, the conditions and mechanisms for maintaining a stable discharge gap will be revealed. The analysis model for coupled diameter uniformity of single micro-shaft and multiple factors in time-scale is established to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slit tracking position error, time delay on diameter uniformity. Diameter control model based on the micro-shaft position control, model for coupled diameter uniformity of several micro-shafts and multiple factors in time series will also be established. Taguchi method will be used to optimize the tangential feed twin-mirroring-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grinding process to secure the high diameter uniformity of single micro shaft. Experiments focused on machining micro-shafts 45μm in diameter, 1000μm in length will be carried out to assess machining repeatability. Project research results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diameter uniformity of micro-shafts and revealing the improvement mechanism of diameter uniformity in tangential feed twin-mirroring-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grinding.
提高微细轴加工效率,改善单根微细轴直径一致性及重复制作的多根微细轴直径的一致性,是提升微细电火花加工能力,拓宽应用领域亟需解决的两大关键技术难题。为提高微细轴直径一致性,项目提出了镜像双丝切向进给微细电火花磨削微细轴新方法,并进行微细轴直径一致性影响机理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研究放电间隙、微细轴跟踪两线电极对称中心线的位置偏差及调整迟滞对微细轴直径一致性影响机理。掌握放电间隙稳定的保障条件,建立单根微细轴直径一致性与其影响因素的时间尺度耦合模型、微细轴直径控制模型、重复制作的多根微细轴直径一致性与其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耦合模型;采用田口试验方法,进行多参数优化匹配研究,提高单根微细轴、重复制作的多根微细轴直径一致性;重复制作多根微细轴,进行直径一致性统计分析,验证该方法加工能力。项目研究成果对揭示微细轴直径一致性影响机理,提高微细轴一致性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结项摘要

提高微细轴加工效率,改善单根微细轴直径一致性及重复制作的多根微细轴平均直径的一致性,是提升微细电火花加工能力,拓宽应用领域亟需解决的两大关键技术难题。项目创新性提出了镜像双丝切向进给微细电火花磨削方法。.研制了双路RC脉冲电源,通过采集放电波形研究了微细轴与双线电极放电加工的同步性,提出了保证放电同步性的保障策略,并得出结论新的加工方法微细轴加工效率是传统WEDG加工效率的1.7倍。.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微细轴圆柱度、装夹误差、线电极位置波动、双线电极不对称性、微细轴与双线电极对称中心线距离对微细轴制造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基于精加工中线电极停止运丝导致的电极损耗对微细轴加工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新的微细轴Z向进给策略即“几字形”进给策略,即在切向进给后微细轴的尖端与根部交错与新的线电极进行放电加工,提高了微细轴直径的一致性,单根微细轴直径一致性可以控制在±0.5μm。.建立了微细轴直径理论模型,分析了切向进给方向微细轴直径变化规律和特点。分析了不同导向器直径条件下微细轴直径随切向进给距离的变化规律。基于不同切向进给位置所获得的微细轴直径,建立了微细轴直径控制数学模型,并通过后续加工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精度。基于微细轴直径控制模型,实现了黄铜、钨材料微细轴的重复制备,重复制备的微细轴直径一致性达到了±1μm以内,其中单根微细轴直径一致性达到了±0.5μm。.建立了微细轴半径方向上材料去除分辨率理论模型,理论分析了微细轴单位切向进给距离所导致的微细轴半径方向去除深度变化规律及特点;分析了不同放电轮直径、不同线电极间距对进给变化分辨率的影响;为提高微细轴重复制作精度,研究了不同电参数,Z轴进给速度对微细轴的去除层厚度及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通过优化加工参数,选择越接近窄缝距离最小处作为加工位置,微细轴去除层最小厚度小于0.25μm。连续制备的10根长度为1000μm,直径为45μm的微细轴,单根直径一致性控制在±0.5μm以内,直径重复性精度控制在±1μm以内。.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2)
正交磁场对电火花单脉冲放电中电蚀凹坑的影响规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工程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建宇;王燕青;杨胜强;李文辉
  • 通讯作者:
    李文辉
基于 AutoCAD.Net 的电火花线切割 自动编程系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现代制造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燕青;王宏宇;马虎亮;杨胜强;郭荣
  • 通讯作者:
    郭荣
WEDM 数控机床掉电保护电路设计及程序验证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机床与液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宏宇;郭荣;马虎亮;李文辉;王燕青;杨胜强
  • 通讯作者:
    杨胜强
工作液电导率对高 Nb-TiAl 合金电火花 加工小孔精度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晓鹏;王燕青;曹明让;杨胜强;李文辉
  • 通讯作者:
    李文辉
高铌钛铝合金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工 具 技 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彦平;王燕青;杨胜强;武锋锋;李文辉
  • 通讯作者:
    李文辉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管制员认知偏差测评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工业安全与环保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燕青;宋嫱;田芸蕴
  • 通讯作者:
    田芸蕴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自评量表设计及检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燕青
  • 通讯作者:
    王燕青
基于生理—心理的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综合运输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燕青;刘媛媛;徐晶
  • 通讯作者:
    徐晶
表面活性剂对滚磨光整加工影响的实验研究
  • DOI:
    10.19356/j.cnki.1001-3997.2018.11.00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机械设计与制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申欢;李文辉;王燕青;刘一睿
  • 通讯作者:
    刘一睿
基于模糊-ANP的民航安检人员作业可靠性风险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安全与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燕青;马越;李振
  • 通讯作者:
    李振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