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子空间尺度和飞秒时间尺度研究二氧化碳分子与模型触媒的相互作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77426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004.凝聚态物质电子结构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Environment and energy concerns necess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process for the CO2 capture and reduction to valuable hydrocarbon chemicals with high efficiency catalysts and clean energy. This however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s of carbon dioxide molecules with chemically active sites in functional catalytic materials at the fundamental length and time scales. Being weakly physisorbed on most surfaces, CO2 molecules have largely escaped scrutiny by surface science tools with atomic scale resolution in real space, hindering experimental exploring of the CO2 capture and reduction processes in a microscopic way. In an effort to face this challenge, our preliminary research has developed a model template by decoration Au(111) surfaces with Au-1,4-phenylene diisocyanide (PDI) chains. The decoration turns on the otherwise inert Au(111) surfaces to be highly active for CO2 chemisorption, which in-turn seed the physisorption of CO2 molecules, and enable unprecedented single CO2 molecule-resolved imaging by low temperatur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LT-STM). We confirm that this model template provides an ideal platform for investigating the microscop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teractions involved in CO2 capture and reduction. The Au-PDI template can be extended to multiple templates providing different active sites by functionalizing the phenyl group of PDI molecules or by utilizing different substrates. Taking advantage of this model catalyst technique, we will utilize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SPM) and time-resolved two-photon photoemission (TR-2PP) to investigate at the atomic spatial and femtosecond temporal scales the interactions of carbon dioxide and active sites on the catalyst surfaces, and the dynamics process of CO2 activation and reduction triggered by photons and energetic electrons. The proposed research will provide microscopic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of new catalyst materials, which ultimately leads to photo or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2 via a low energy pathway. The goal of this project is to explore efficient strategies for realizing effective CO2 capture and reduction using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环境和能源问题使探索有效方法把CO2转化为化工原料或碳氢能源迫在眉睫,而其实现的关键是研制新型触媒材料达到CO2分子的捕获、活化和还原。为此,需要从最基本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理解CO2分子和触媒活性位复杂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在前期工作中,我们设计并发展了一种基于表面自组装的金属原子-有机物一维链、可提供高度有序的CO2活性位、并使其能在亚分子水平下进行研究的表面模板技术,为探索CO2分子和模型触媒活性位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原子级微观实验平台”。本研究拟利用扫描探针技术结合时间分辨双光子光电子能谱在原子空间分辨和飞秒时间分辨水平研究CO2分子和模型触媒活性位的相互作用,及CO2在光、电激发下活化及反应的相关动力学过程,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二氧化碳清洁和高效还原的低能路径,为设计高效的CO2异质催化、光催化、光电催化触媒材料体系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指导。

结项摘要

CO2分子在模型催化体系的的催化还原是表面科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但其发展非常缓慢。主要原因是很难有合适的模型体系适用于表面科学里强有力的原子级表征手段,即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研究。在基金资助下,我们拓展了原有的CO2-PDI-Au(111)模型催化体系至K-CO2-K- Au(111)模型体系。前者主要是物理吸附的CO2分子,而后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获得部分还原的CO2δ-。这两者都能在扫描隧道显微镜条件下形成稳定的结构,从而能够从分子水平来研究其结构和电子态。结合理论计算,我们发现K-CO2-K-Au(111)模型体系里决定CO2分子能否被K原子活化还原的关键是K原子和基地间的电荷转移。如果这一转移很显著,CO2分子只能通过物理吸附形成K-CO2-K单元;但如果这一转移被限制,CO2分子就能够被部分还原形成K-CO2 δ--K单元。这一研究发现揭示了碱金属模型催化体系的关键问题,可以用来指导后续模型体系的选择。同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利用光电子能谱探测到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CO2分子的前线轨道能态,而这一能态,在扫描隧道谱中无法获得。这一工作为CO2分子表面活化的定量研究开发了实验手段,提供了实验依据。在基金的资助下实验室搭建完成了飞秒时间分辨的双光子光电子能谱,在武汉大学实验室的双光子光电子能谱系统已经能够正常运行,为进一步研究激发态CO2分子能量转移过程提供了技术保障。..由于本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发展CO2分子表面研究的技术,我们在建qplus-AFM 研究手段用以获得吸附的CO2分子的原子分辨时,拓展实验发现了可以在二维体系里实现由对称性保护的四重简并的狄拉克截线态的特殊结构。狄拉克截线半金属材料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及材料研究的热点,这主要是由于在狄拉克截线半金属中,低能电子的激发会发生四重简并的狄拉克截线上。但是如果没有特殊的对称性保护,这种四重简并特性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例如最常见的自旋-轨道耦合(SOC)的干扰就会导致四重简并发生退简并化,变成二重简并。我们的拓展工作发现一种三层原子结构(砖相)是一个由对称性保护的,SOC稳定的本征二维狄拉克截线半金属。只要具有这种三层结构类似的结构,就会产生SOC稳定的本征二维狄拉克截线半金属。这一发现可以推广到与Bi同主族的元素甚至其他的元素,来从实验上获得本征二维狄拉克截线半金属。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Rotaxane类分子的稳定、重复、可反复擦写的纳米信息存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德清;杜世萱;高鸿钧;时东霞;朱道本;丰敏;季威
  • 通讯作者:
    季威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Snow Removing Time for Self-Heating Snow Removed Photovoltaic Panels
自热式除雪光伏板除雪时间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 DOI:
    10.1080/15435075.2021.1974449
  • 发表时间:
    2021-09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李钊;陈剑波;王顺超;曲明璐;丰敏
  • 通讯作者:
    丰敏
TiAl合金表面搪瓷基复合涂层与多弧离子镀NiCrAlY涂层的抗热腐蚀行为对比研究
  • DOI:
    10.11900/0412.1961.2018.0029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金属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廖依敏;丰敏;陈明辉;耿哲;刘阳;王福会;朱圣龙
  • 通讯作者:
    朱圣龙
在900℃添加CeO_2对SiO_2-Al_2O_3-ZnO-CaO搪瓷析晶和热震行为的影响
  • DOI:
    10.11901/1005.3093.2021.568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丰敏;廖依敏;陈明辉;朱圣龙;王福会
  • 通讯作者:
    王福会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丰敏的其他基金

调制碳基超原子分子材料的超原子电子轨道和近自由电子性能
  • 批准号:
    11574364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