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绢蝶(凤蝶科:绢蝶亚科:绢蝶属)主要代表种类系统演化的时空格局及其相关地球环境背景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47202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1.古生物、古人类和古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Parnassius is a genus of northern circumpolar and montane butterflies, mainly lived in Tibet plateau and its neighboring areas (Himalayas region), with only a few species distributed in other Palaearctic regions and northern Oriental regions of the world, and for this reason China is the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ional centre and probabaly the originating site of Parnassius butterflies in the world. In the respect of life-earth coevolution,their typical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al nonequilibrium patter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nderlying geological and evironmental change events in the earth history. However,up to the present,these 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adaptive radiation and its causes await further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Therefore, In this research project,the multidisciplinary evolutionary studies of about twenty representative Parnassius (Lepidoptera: Papilionidae: Parnanissinae) species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habitats of China will b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geobiological methods, such as the mitogenomic and nuclear DNA data based phylogeny, molecular-clock based divergence time dating,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reconstruction, the ancestral biogeographical reconstruction,and so on. From these results, the spatiotemporally evolutioanry patterns including the origin and diversification models, the evolutionary timescales and route charts,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tectonomorphologcical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Parnassius butterflies will be clarified combined with the various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 of the tectonic and environmental events happened since the Cenozic, especially in the Quaternary period,such as the uplift of the Himalaya-Tibet Plateau, the glacial-interglacial climate changes.
绢蝶属蝶类是一类独特的高山低温型物种。我国是世界上绢蝶的分布中心和可能的起源中心,青藏高原一带集中分布20余种,古北区其他地区和东洋区近北部地区也有零星分布。绢蝶典型的非平衡地理分布模式与相应地质历史时期上重大地球环境变化事件间可能存在着密切联系。迄今,我国绢蝶地理分布格局的成因及种间和种内的适应辐射演化历史还有待于深入探讨。基于此,本项目拟运用地球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手段,对我国各地,特别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带分布的16-20个主要绢蝶种类及其种内居群进行分子系统发生、居群遗传结构、谱系发育年代及谱系地理学重建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探讨我国绢蝶种间及种内分化模式及其时间表和路径图;依据上述研究结果,结合我国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以来地球环境变化事件(如青藏高原抬升地质事件和冰期-间冰期轮回的气候变化事件等)相关数据资料的关联分析,初步探讨我国绢蝶起源与演化的时空格局及其相应的地球环境背景。

结项摘要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是绢蝶属的分布中心和可能的起源中心,绢蝶属起源与演化与相应地质历史时期上重大地球环境变化事件间可能存在着密切联系。然而,迄今为止,绢蝶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种间和种内演化历史还不清晰。本课题运用多学科方法对绢蝶属及其代表种类冰清绢蝶进行了分子系统发生、居群遗传结构、谱系发育年代及谱系地理学重建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探讨了绢蝶属起源与分化的时空格局;同时,依据上述研究结果,结合我国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以来地球环境事件相关资料,初步探讨了绢蝶起源与演化的时空格局、极端高原环境的适应性分子进化特征及其相应的地球环境背景。.基于新测的18种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数据,结合已有的蝶类其他主要类群的相应序列数据,重建了蝶类主要类群的系统发生和谱系发育年代;运用多个线粒体和核基因组合序列数据对绢蝶属40余种共350余个体的系统发生树、谱系生物地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地史上主要地球环境事件,探讨了绢蝶起源与演化的时空格局及其地球环境背景;分别运用简化基因组SNP位点以及多基因序列数据探讨了冰清绢蝶13地理居群的遗传结构特征和谱系生物地理学格局;基于转录组同源基因序列数据进一步探讨了绢蝶属深部分支(亚属)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同时探讨绢蝶属蝶类对极端高原环境的适应性分子进化特征。.谱系演化分析的主要结果显示:绢蝶属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现青藏高原东北缘、东南缘一带)距今约17~20百万年前(Ma)的中新世早期,各主要亚属的分化时间分别距今17~15百万年前(Ma),它们的起源与分化可能与早期青藏高原剧烈的造山运动、相应的气候变化以及寄主植物转换事件相关联。冰清绢蝶可能起源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距今约0.62百万年前(Ma)的更新世中期;它们随后分化为二大演化支系向东北、东南方向扩散(其中东南支系经过了一次明显的种群扩张事件)并发生过一定程度的群体扩张和支系间的交流混杂事件(冰期-间冰期的轮回、昆仑-黄河运动、东南季风等因素造成)。高原极端环境的适应性分子进化分析显示:基于转录组数据获得的69个共差异表达基因中,有52个和17个基因分别在高海拔种类表达量显著提高和显著下降;另外,在476个同源基因共筛选出5个正选择基因,共8个正选择位点。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Parnassius cephalus (Lepidoptera: Papilionidae: Parnassinae)
Parnassius cephalus 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鳞翅目:蝶形花科:Parnassinae)
  • DOI:
    10.3109/19401736.2014.1003829
  • 发表时间:
    2016-11
  • 期刊:
    Mitochondrial DN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a Chenchen;Wang Yunliang;Hao Jiasheng
  • 通讯作者:
    Hao Jiasheng
Mitochondrial genomes of four pierid butterfly species (Lepidoptera: Pieridae) with assessments about Pieridae phylogeny upon multiple mitogenomic datasets
四种粉蝶物种(鳞翅目:粉蝶科)的线粒体基因组,以及基于多个线粒体基因组数据集的粉蝶科系统发育评估
  • DOI:
    10.11865/zs.201834
  • 发表时间:
    2018-10-01
  • 期刊:
    Zoological Systematic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Nie, Lan;Wang, Yunliang;Zhu, Chaodong
  • 通讯作者:
    Zhu, Chaodong
Dated phylogeny and dispersal history of the butterfly subfamily Nymphalinae (Lepidoptera: Nymphalidae).
蝴蝶亚科蛱蝶亚科的系统发育和传播历史(鳞翅目:蛱蝶科)
  • DOI:
    10.1038/s41598-017-08993-w
  • 发表时间:
    2017-08-18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Su C;Shi Q;Sun X;Ma J;Li C;Hao J;Yang Q
  • 通讯作者:
    Yang Q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Common Red Apollo, Parnassius epaphus (Lepidoptera: Papilionidae: Parnassiinae)
普通红阿波罗 Parnassius epaphus 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鳞翅目:蝶形花科:Parnassiinae)
  • DOI:
    10.1016/j.aspen.2015.02.002
  • 发表时间:
    2015-06-01
  • 期刊:
    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Wang, Yun-liang;Chen, Yan-hong;Hao, Jia-sheng
  • 通讯作者:
    Hao, Jia-sheng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re compatible with mitogenomic data in resolving the phylogeny of nymphalid butterflies (lepidoptera: papilionoidea: nymphalidae).
形态特征与解析蛱蝶系统发育时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相一致(鳞翅目:蝶形目:蛱蝶科)
  • DOI:
    10.1371/journal.pone.0124349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Shi QH;Sun XY;Wang YL;Hao JS;Yang Q
  • 通讯作者:
    Yang Q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柳紫闪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及与相关蛱蝶类的比较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动物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郝家胜;曹天文;田丽丽;石庆会;陈梅
  • 通讯作者:
    陈梅
残锷线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其系统学意义(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动物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 梅;盖永华;郝家胜;杨 群
  • 通讯作者:
    杨 群
柳紫闪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与相关蛱蝶类的比较分析(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动物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丽丽;石庆会;曹天文;郝家胜
  • 通讯作者:
    郝家胜
斐豹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和分析(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动物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大秀;胡静;杨群;郝家胜
  • 通讯作者:
    郝家胜
优越班粉蝶线粒体基因组(鳞翅目、粉蝶科)线粒体基因组以及与其他蝶类的比较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Zoological Research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夏靖;孙晓燕;郝家胜;杨群
  • 通讯作者:
    杨群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郝家胜的其他基金

中国绢蝶属(凤蝶科:绢蝶亚科)多样性动态模式、适应性分子进化及新生代以来的主要地球环境事件
  • 批准号:
    41972029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蝶类(鳞翅目:双孔次亚目)主要分类群的谱系年代学和历史生物地理学初步分析
  • 批准号:
    41172004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