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硅藻记录与定量富营养化历史重建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0614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5.海洋生态学与环境科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resources exploitation in the Changjiang Basin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environment and led to serous eutrophication in the estuary and the adjacent sea areas. In this study, we will analys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atom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the adjacent sea areas. We will establish diatom-nutrients (N, P) transfer equation by combining the data of diatom and geochemical proxies, as well as nutrients (N, P) concentrations in the water column. Then we will apply the equation to reconstruct nutrient curves in three high-resolution cores which collected from stduy areas. Afterwards, the eutrophication history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will be quantitative studied.
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和资源开发,使得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面临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广泛受到各界关注。本项目将分析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硅藻群落的空间变化特征,结合地球化学参数与上层水体的营养盐参数(N、P)数据,构建适合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硅藻-营养盐参数(N,P)计算的转换函数。而后系统分析该海域3个高分辨率柱状沉积物近百年来的硅藻记录,并利用转换函数重建近百年来的营养盐变化曲线,以此为依据定量研究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近百年来的富营养化演变过程及规律。

结项摘要

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和资源开发,使得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面临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广泛受到各界关注。本项目通过分析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硅藻群落的时空布特征及其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结合同期上层水体参数,构建了适用于该海域的硅藻-DIN(溶解无机氮)定量转换关系,并通过现场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结合硅藻-DIN定量转换模型和柱状沉积物沉积硅藻数据,在测年技术的支持下,定量重建了区域内 水体DIN的历史变化情况,系统研究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上世纪以来的富营养化演变过程及规律。本项目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水体以及沉积物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结合表层沉积物中硅藻的空间特征的研究中发现,DIN是影响该区域硅藻属种组成和分布的较为显著的因子。.2..通过最小二乘加权平均回归方法(WA-PLS),结合表层沉积硅藻数据和同期上层水体年均DIN数据,建立了硅藻-DIN定量转换模型,经过留一法(leave-one-out)检验后,其相关系数(R2)达到0.910,预测均方差(RMSEP)仅为0.096。利用2012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中的表层硅藻数据和DIN数据验证后发现,该模型在该海域样品中反演效果较好,R2达到0.85,进而证实该模型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适用。.3..通过对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获得的柱状沉积物进行年代测定,硅藻属种分析,借助硅藻-DIN定量转换模型,重建得出该柱状物采集站位水体DIN含量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增加,其中80年代到90年代末期DIN增幅较为显著,显示该时期人类活动影响导致导致营养盐的大量输入,90年代后期至今,DIN含量虽持续上升,但增幅减小,显示该时期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输入比起上世纪有所减缓。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 of diatom fossi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CRE) and its adjacent area
长江口及其邻近地区表层沉积物中硅藻化石的环境意义
  • DOI:
    10.1007/s00343-019-8037-9
  • 发表时间:
    2018-11
  • 期刊: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Xin Fan;Fangjin Cheng;Zhiming Yu;Xiuxian Song
  • 通讯作者:
    Xiuxian Song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径及生源要素分布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海洋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樊鑫;程芳晋;俞志明;宋秀贤
  • 通讯作者:
    宋秀贤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