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受限对自旋阀纳米结构巨磁阻与自旋转移矩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40401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003.凝聚态物质输运性质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Spin valves with current perpendicular to plane of the layers are very important structures for spintronic devices. Rec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lateral (perpendicular to current direction) size of spin-valve nanostructures is comparable with electron mean free path, electron scatterings with the lateral surfaces have remarkable influences on the magnetoresistance and spin-transfer torque, which is especially true when electron spin-flip scatterings on lateral surfaces are noticeable. However,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works have lagged behind. Motivated by this problem, this project is planning to describe the effects of lateral confinement on the magnetoresistance and spin-transfer torque on the kinematical level starting from the Boltzmann transport equation. There are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s showing that the Boltzmann equation is the simplest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dealing with the confinement effects in metallic structures. Unfortunately, the Boltzmann equation has no analytical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and thus it has to be solved numerically with Poisoin’s equation in a self-consistent manner, which is a critical task of this project. Another key task of this project is to explain the recent experimental data by applying this newly-developed approach and prove its validity as well.
电流流向垂直于膜面的自旋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旋电子器件结构形式。最近的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当自旋阀纳米结构的横向(垂直于电流方向)尺寸与电子平均自由程相当时,电子与侧面的散射对巨磁阻和自旋转移矩会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当电子在侧面上的自旋反转散射比较可观时。但是,相应的理论研究比较滞后。针对这一问题,本项目拟从Boltzmann输运方程出发建立一套运动学层面上的理论方法用以研究自旋阀纳米结构的尺寸对巨磁阻和自旋转移矩的影响。理论和实验都表明,Boltzmann输运方程是研究此类系统中尺寸效应的最简单的微观方法。尽管如此,对于待研究的问题,Boltzmann方程不存在解析解,因此,本项目的一个关键任务就是对Boltzmann方程和Poisson方程进行自洽数值求解。本项目的另外一个关键研究内容就是,运用拟建立的新方法为最近出现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供理论解释,并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结项摘要

近年来,自旋电子学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自旋热电子学、磁阻抗与低维材料自旋输运等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兴趣。本项目组围绕电流垂直于膜面的自旋阀结构,着重研究了横向受限对自旋输运的影响、自旋积累电容及磁阻抗、热产生机制与如何用有效电阻合理描述热产生等问题。所得重要结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我们引入一个新概念:自旋积累电容。Rashba引入扩散电容解释磁阻抗,并在推导中使用了电荷准中性近似;表面上看,这一近似与通常伴随电容存在的电荷积累相矛盾。同时,Rashba没有指出扩散电容的能量储存形式,不能解释电容的来源。为此,我们引入自旋积累电容模型:自旋积累表现为一个自旋通道的电子过剩和另外一个的等量亏缺,可以看作电容器的两个极板。进而,我们推导出了自旋积累电容的表达式,证明它是电荷积累只出现在自旋自由度上的一种量子电容,能量存储于化学势的劈裂之中,可以解决Rashba理论中的问题。它对态密度较低的材料,如二维材料,尤为重要。第二,我们找到另外一种自旋相关的热产生机制:自旋扩散。我们首先找到两对没有交叉效应的广义流与力,它们各自的乘积对应两种不同的热产生;其中一种是自旋扩散产生的热,它独立于大家熟知的自旋弛豫机制。对自旋阀来说,在半无限层中,自旋弛豫和自旋扩散的热产生相等;在有限厚度的层中,自旋弛豫和自旋扩散分别在反平行和平行磁化时主导热产生。第三,我们引入新的有效电阻替代传统的自旋耦合界面电阻。我们的结果表明,自旋耦合介面电阻可能取负值,而且只有在一些特殊的区间内,它的“焦耳热”才等于对应的自旋相关热产生。自旋耦合介面电阻“焦耳热”的真正含义是铁磁层和介面处的额外能量供给,且只有部分转化为局域的热产生,其余流入其他层。因此,我们引入新的有效电阻替代自旋耦合介面电阻,以正确描述自旋相关的热产生。我们的结果有助于其他研究人员理解热产生过程,并指出调控各层热产生的可能途径。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mprovement of n-type conductivity in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monolayers by doping, strain and adsorption
通过掺杂、应变和吸附提高六方氮化硼单层中的n型电导率
  • DOI:
    10.1039/c5ra25141a
  • 发表时间:
    2016-03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Ding Yi-min;Shi Jun-jie;Zhang Min;Jiang Xin-he;Zhong Hong-xia;Huang Pu;Wu Meng;Cao Xiong
  • 通讯作者:
    Cao Xiong
Anomalous Light Emission and Wide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in Graphene Quantum Dot: Quantum Confinement from Edge Microstructure
石墨烯量子点中的反常发光和宽光致发光光谱:边缘微结构的量子限制
  • DOI:
    10.1021/acs.jpclett.6b01309
  • 发表时间:
    2016-08-04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Huang, Pu;Shi, Jun-jie;Lut, Jing
  • 通讯作者:
    Lut, Jing
Reduction of the Mg acceptor activation energy in GaN, AlN, Al0.83Ga0.17N and MgGa δ-doping (AlN)5/(GaN)1: the strain effect
GaN、AlN、Al0.83Ga0.17N 和 MgGa π 掺杂 (AlN)5/(GaN)1 中 Mg 受体活化能的降低:应变效应
  • DOI:
    10.1088/0022-3727/48/47/475104
  • 发表时间:
    2015-10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n-He Jiang;Jun-Jie Shi;Min Zhang;Hong-Xia Zhong;Pu Huang;Yi-Min Ding;Ying-Ping He;Xiong Cao
  • 通讯作者:
    Xiong Cao
Dynamical mechanism of Levy flight driven by the nonlinear friction
非线性摩擦驱动的Levy飞行动力学机制
  • DOI:
    10.7498/aps.65.16050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Liu Jian;Chen Xiao-Bai;Xu Deng-Hui;Li Xiong;Chen Xiao-Song;Yang Bo
  • 通讯作者:
    Yang Bo
An alternative to the spin-coupled interface resistance for describing heat generation
用于描述热量产生的自旋耦合界面电阻的替代方案
  • DOI:
    10.1016/j.physb.2017.04.004
  • 发表时间:
    2017-02
  • 期刊:
    PHYSICA B-CONDENSED MATTER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Zhang Xiao-Xue;Zhu Yao-Hui;He Pei-Song;Li Bao-He
  • 通讯作者:
    Li Bao-H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不同灌溉方式对枣树根区土壤速效养分赋存及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侯晓华;朱耀辉;李发永;夏梓洋;孟宪刚;贾宏坤
  • 通讯作者:
    贾宏坤
全固态绿激光技术的评述与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激光与红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耿爱丛;徐登辉;李熊;朱耀辉
  • 通讯作者:
    朱耀辉
具有学习机制的离散差分演化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计算机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雅兰;朱耀辉;张军
  • 通讯作者:
    张军
适应度平均选择的离散差分演化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雅兰;朱耀辉
  • 通讯作者:
    朱耀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