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闽早期陆壳变质变形序列及地壳动力学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9472136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5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210.前寒武纪地质学
- 结题年份:1997
- 批准年份:1994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1995-01-01 至1997-12-31
- 项目参与者:叶瑛; 沈忠悦; 董传万; 兰翔;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本课题研究浙闽地区的变质基底与构造层的组成以及变质作用、变形特点和构造演化。提出本区早期陆壳由上下两个构造层组成,分别形成于中晚元古和早元古。陈蔡群变质作用P-T-t轨迹为顺时针演化趋势,显示地壳下沉到抬升过程。陈蔡群原岩包含两个大的火山—沉积旋回,其中发育有孔兹岩系。区内有斜长角闪岩可分为正副两大岩系。星子群杂岩呈递增变质带的热穹窿。本区经历了多期褶皱变形,并形成大型韧性剪切带。本区早期陆壳并非是一块完整的古陆,从早期地壳拉张,陆壳断块与江南古陆分离,出现古岛弧与弧后盆地,晚期弧盆闭合,褶皱造山,区域变质及岩浆活动,标志着大地构造旋回的全过程。浙闽陆壳以沟-弧-盆的形式向洋增生。
结项摘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兰玉琦的其他基金
浙江前寒武纪孔兹岩及非金属矿床成矿条件的研究
- 批准号:49172122
- 批准年份:1991
- 资助金额: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浙闽变质地质与成矿作用
- 批准号:48770149
- 批准年份:1987
- 资助金额: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